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科矩阵破局 构建基层诊疗新范式-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7/04 18:38:37
来源:遵义日报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科矩阵破局 构建基层诊疗新范式

字体:

  6月18日,一个学龄期男孩因车祸导致颅内出血被紧急送往关岭县人民医院。

  “目前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大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患者入院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神经遗传内分泌科副主任,关岭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茂强组织神经内科、神经影像科、神经康复科等科室人员为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并指导帮助该院医生顺利完成脑脊液置换术。

  多学科联合的诊疗闭环让这个山区的基层医院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协作效率。2024年6月,作为第二批“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田茂强来到关岭县人民医院后,通过整合科室资源,开展多学科协作以及多学科讨论机制,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水平。

  “产科的检查心率是每分钟126次,血压是205\127毫米汞柱……”在关岭县人民医院第十二期多学科讨论大会现场,当天的主讲人是产科的年轻医师杨阳,这也是他第一次以主讲人的身份和大家一起讨论病例。

  每月一次的多学科讨论机制便是在田茂强的带领下建立的,通过挑选病情复杂、过程曲折、极具挑战的疑难病例进行交流讨论,不同专业的医生共享知识与经验,打破学科壁垒,不仅锤炼了“抽丝剥茧”的临床思维,更在思维碰撞中提出诊疗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三年来,关岭县人民医院共建立了6个博士工作站,17个科研项目获得了市级立项,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健康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硬件的使用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我们怎么用好这些大型设备,是人才培养最终的目的,我们在这个任期内,希望把年轻医生、科室团队,以及医院的综合实力提高到一定阶段。”田茂强说。

  从关岭县人民医院的多学科协作,到纳雍县人民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再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技术突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团式”帮扶正在书写县域医疗振兴的立体答卷。随着博士工作站、市级科研项目等帮扶成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医疗技术人才把论文写在黔山秀水之间,一场从“输血”到“造血”的医疗嬗变已然到来。(记者 杨梦云 张莘伟)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