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融媒体中心:强化底线思维 筑牢安全防线;做实人才文章 激活融媒发展新动能
强化底线思维 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莒县融媒体中心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贯穿于新闻宣传工作日常,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狠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的落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安全播出工作,积极营造安全优质、稳定有序的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播出环境。
一是筑牢播出“安全墙”。强化“隐患就是事故”意识,建立健全采编播设备定期检查制度,确保广播电视设施安全运行。技术保障部定期对演播室、制作室、机房等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播控与发射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主备播出系统进行日常巡检,定期更新和维护备用电源,每年对发射塔进行安全维护,保障播出安全;应急广播系统每月进行一次运行维护,针对拟播放的内容、时间、范围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应急广播设备运行正常。
二是织密审核“安全网”。牢牢恪守党媒姓党这一基本政治要求,严守“政治底线、政策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民族宗教底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严格执行三审三校、重播重审制度,加强节目管理、节目审查和监管力度,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产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后,方可刊发播出。并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新媒体平台及爱莒县客户端的内容发布、用户评论、互动环节等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风险隐患。
三是完善防控“安全关”。针对日常播出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建立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了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严格落实预警预报、关键岗位、特定时间段24小时值班值守及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特别对突发事件做到快速联动稳妥处置,坚持预防和应急相结合,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
做实人才文章,激活融媒发展新动能
莒县融媒体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紧围绕人才工作重心,充分发挥融媒资源优势,依托广播、电视、客户端、视频号等平台,全方位、多形式开展人才宣传工作,营造引才聚才的舆论氛围。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夯实人才工作主基调。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方向,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把手抓人才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整合力量,积极服务,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层层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发挥融媒优势,营造人才宣传新风貌。借助自身优质融媒资源,不断挖掘、宣传莒县优秀人才事迹,推出《我为莒县代言·百名莒才专访》《我是莒县人》《我在乡村话振兴》《莒县工匠》《创二代》《兵支书的乡村振兴经》《返乡创业就业青年人才》《道德模范风采》《经济导师》等一系列宣传栏目。《我为莒县代言·百名莒才专访》采用访谈、记录片等形式,对经营、技术、文化、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代表人才进行逐一宣传,已采访发布15位,其中,拍摄的何乃磊的视频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发挥音乐人才优势,加大人才宣传文艺创作,制作《何其有幸共莒城》《回村过大年》等原创反映招才引智、营造乡情的电视音乐作品。累计点击量突破20万,营造出了共聚莒城、共建莒城、共赢莒城的浓厚氛围。《我是莒县人》聚焦各行业代表性人才,由各班子成员带队,抽调骨干采编人员,奔赴20余个国内大中城市集中采访,挖掘在外莒县人的励志故事、在各自行业领域的成就以及对家乡发展建设的建议,预计春节期间发布,制作播出15期。
三是引培研结合,用好人才提升组合拳。积极引进专业性人才,通过公开招考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名;同时积极发掘、联络莒县在外人才,开展人才回流工作,成功回流专业性人才1名。多渠道开展培训学习,坚持每天召开议稿会,策划新闻选题;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活动,通过邀请省、市资深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学习“中国新闻奖”作品等方式,不断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上级媒体资源,定期开展跟班学习活动,利用颁奖晚会、各类大型直播活动等平台进行实战,全面提升干部职工业务能力。与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传媒学院理论优势、科研优势为莒县融媒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借力传媒学院专家力量,开展专业讲堂,进一步提高莒县融媒体中心人员的理论储备和专业素养。
版权所有:山东省广播电视局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05051451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77号 电话:0531-51761699 传真:0531-51761691 邮编:250062
办公时间:8:30-12:00;13:00-17:00(工作日) 办公邮箱:sdgdzwgk@shandong.cn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44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0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