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融媒体中心:当好项目“服务生”,冲击中国新闻奖;全媒联动,打造媒体融合“莒县路径”
莒县融媒体中心:当好项目“服务生”,冲击中国新闻奖
莒县融媒体中心始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经济发展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不断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做强主流舆论阵地。
一是深度服务,为项目发展“添把火”。将2025年定位为“项目服务年”,围绕项目建设,开设《项目提升年,比担当、展风采》、《项目提升 莒县担当·一把手访谈》等专题专栏,累计发布稿件70余条,下步将继续推进相关采访报道,营造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舆论氛围。坚持走出去服务项目、沉下去跑新闻,把笔触、话筒、镜头对准基层、对准项目现场、对准生产一线,深挖项目建设、企业生产背后的故事,用精彩故事打动人、感染人。精心制作“1+7”系列宣推片,“1”就是一部招商引资综合形象片,“7”就是七大产业链独立“链宣片”,全面宣传推介莒县投资创业新环境。
二是拉开“抽屉”,国内国际传播“双驱动”。不要把好东西放在“抽屉”里,要拉开“抽屉”,拎出宝贝,“出爆品、上央媒、争国优”。今年一月份对上宣传实现“开门红”,仅一个月的时间在央视露脸33次,截至目前,已在央视发稿47条。在抓好国内宣传的同时,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传播体系,探索构建具有莒县特色的国际传播新路径。岁末年初,莒国古城被央视三个国际频道,以及4种外语对外传播。“二月二舞龙大会”不仅引爆国内社交平台,更以“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舞台,被中国日报、环球网等国际媒体聚焦报道,海外话题播放量超千万,非遗文化“破壁”出圈,向世界递出莒县文旅新名片。微电影《莒姬游莒记》、《一个人的婚礼》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推特官方平台刊发莒县永利新能源稿件。
三是“一鱼多吃”,勇攀文艺精品新高峰。文艺精品是靓丽的城市名片,以“满屏皆精品”的理念繁荣文艺文化创作生产。大型纪录片《莒人寻莒》短视频先导片已陆续上线,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莒人寻莒》大型纪录片整体版本的制作,力争上半年制作完成并播出。完成大型纪录片《爷爷父亲和我——王尽美长孙亲述》的制作,献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沂蒙画魂》已向省电影局报送剧本,正在审核修改提升中,争取尽快获批,年内开拍。同时,继续抓好微短剧、原创MV、短纪录片等作品创作,用文艺讲好莒县好故事,展示莒县新形象。另外,还要完成一个“心心念”的目标——冲击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也借势“冲击力”,切实提升整体传播水平。
莒县融媒体中心:全媒联动,打造媒体融合“莒县路径”
近年来,莒县融媒体中心抢抓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按照中央省市推进媒体融合的要求,以建强用好县域“总服务台”为目标,坚持“移动优先、用户至上、服务为王”的理念,高起点定位、全方位推进、高标准建设,通过推动媒体平台的聚合、升级、迭变,着力打造媒体融合的“莒县路径”。2024年,“莒县发布”微信公众号被省委组织部、省政府办公厅等四部门表彰为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2部短片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推特官方平台刊发莒县稿件。
一是有序推进、跨界融合,构建融媒新生态。莒县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为县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加挂莒县广播电视台牌子,由县委宣传部代管,核定事业编制102名。自建成以来,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面覆盖”的思路,打破原有平台界限,整合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资源,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平台再造,对接省技术平台,打通了策、采、编,审、发、评全流程,在中心四楼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液晶大屏上,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信号源一览无余,通过数字智能化云平台,实现选题提报、任务分配、稿件上传、修订审签、最终播发的平台化操作,使传播效能大大提升,融合效应得以展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爱莒县客户端为核心,电视、广播、报纸、“莒县发布”微信公众号、人民号、视频号、头条号、抖音号、微博、央视频等近10余个平台互为补充的全媒体宣传矩阵。“莒县发布”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73万,爱莒县客户端用户注册量57.95万,下载安装量达42.48万、占人口比例的43.65%。整合全县政务新媒体入驻爱莒县客户端“文心号”,着力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政务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全县20个乡镇(街道)、84个县直部门(单位)、69家学校、27家医疗院所等共计290家单位入驻“文心号”,累计发稿20万余条。
二是内容为王、扩大传播,做强舆论主阵地。紧紧扭住“内容为王”这个牛鼻子,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深挖新闻“富矿”,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主题,开设《项目提升年,比担当、展风采》《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共同富裕》《转作风 强服务 促发展》等专题专栏,把笔触、话筒、镜头对准基层、对准项目现场、对准生产一线,持续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新闻作品,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出爆品、上央媒、争国优”,持续发力对上报道,积极对接央媒、省媒用稿需求,精准推送,对上宣传数量实现新突破,2024年实现46条稿件在央视播出,比2023年全年在央视发稿多13件,156条稿件在省台播出,市台用稿1128条,191条稿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刊发。今年一月份对上宣传实现“开门红”,仅一个月的时间在央视露脸33次,截至目前,已在央视发稿47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传播体系,探索构建具有莒县特色的国际传播新路径。岁末年初,莒国古城被央视三个国际频道,以及4种外语对外传播。“二月二舞龙大会”不仅引爆国内社交平台,更以“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舞台,被中国日报、环球网等国际媒体聚焦报道,海外话题播放量超千万,非遗文化“破壁”出圈,向世界递出莒县文旅新名片。微电影《莒姬游莒记》、音乐微电影《一个人的婚礼》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推特官方平台刊发莒县永利新能源稿件。
三是拓展模式、多元服务,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总服务台”。媒体融合的落脚点是为民服务。在做强做精新闻主业的基础上,坚持“媒体+”理念,逐步拓展“新闻+服务”,搭建服务平台,打造融合产品,打通党和人民群众信息沟通、社情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逐步把融媒体中心建成综合服务平台。近年来,我们聚合播音主持力量,围绕公众健康、企业需求、群众所盼,持续开展公益直播活动,直播间从演播室走进生产车间、走到田间地头、融入百姓生活。与莒县卫生健康局联合开展健康直播间,每周四、周五固定时间,在莒县发布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等多平台同步直播,让网友沉浸式感受全新的健康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已直播175场,各平台累计观看量达1100万+,直播间互动提问达23万+次,专家在线解答问题12万+次。围绕企业所需所盼,组建融媒“特战队”服务企业工作专班,根据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企业宣传推介等工作,制作的《辛妈妈和她的“237”名孩子的故事》抖音观看量达28000余人,各平台累计观看人数突破200万。争创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广电网络公司共享共赢协同发展“双试点”单位以来,秉持让所有阵地都生金的理念,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原则,积极推进智慧广电乡村建设。目前,已在龙山镇、桑园镇、寨里河镇等乡镇开展试点。建成覆盖县、镇(街道)、村三级贯通的应急广播平台,与各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对接,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的预警信息发布和政策宣讲服务。目前,覆盖县、镇(街道)、村三级的21个应急广播平台、3099个显示终端、16个户外智慧应急广播大屏平稳运行,已播发信息13952条。
版权所有:山东省广播电视局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05051451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77号 电话:0531-51761699 传真:0531-51761691 邮编:250062
办公时间:8:30-12:00;13:00-17:00(工作日) 办公邮箱:sdgdzwgk@shandong.cn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44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000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