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汽车 > 汽车资讯 > 观点 正文
大公司做行车记录仪:不为挣钱的硬件产品,为什么
2016-03-18 09:25:39     作者:     来源: 搜狐网     编辑: 张璐

  当腾讯、小米、乐视这类大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做起了行车记录仪,他们是怎么想的?

  事情得从昨天的乐视发布会聊起。

  昨天,乐视发布了一款价格299的行车记录仪。和车机手机互联、云平台、TSP等等概念相比,这个叫做1S的记录仪看起来并不高大上,甚至有些不搭。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或许是能最早体验到的乐视车联网产品。

  价格或许是唯一优势

  谈产品前,先用几个关键词介绍一下乐视行车记录仪的功能:WiFi直连、蓝牙遥控器抓拍、分享、直播、ADAS等。不过这些功能目前已经常见了,乐视算不上是“独创”。

  外观上,个人觉得乐视行车记录仪并不算好看,涡轮造型看起来甚至有些“过度设计”。而现在,简约风格显然更受人欢迎,也更适合搭配不同的汽车内饰。在发布会现场,见过真机的小伙伴表示做工和质感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但是当299元的售价搭配安霸A12芯片的BOM清单成本被公布的时候,显然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毕竟目前整个行车记录仪行业内采用安霸A12方案的(行业内顶级芯片),还没有这么低价格的产品。深圳相关业内的小伙伴也表示,299元的售价必然赔钱。除此之外,乐视还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保骉车险达成了合作,如果在乐视车联的平台购买车险,就可以免费获得行车记录仪硬件。

  综合来看,乐视行车记录仪在价格上的确有优势(同等配置或价位),但在功能、设计等方面并不算优秀。由于利润率的问题,乐视也很难通过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乐视品牌形象对于车载产品的销售有多少推动作用,还需要验证。

  硬件不挣钱,那图什么?

  在行车记录仪上,乐视延续了一贯硬件不挣钱的风格。不过大家都懂,硬件不挣钱,肯定有别的所图。

  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大公司”发布过的行车记录仪,例如腾讯的“智能行车记录仪”产品——腾讯神眼;小米发布的小蚁行车记录仪;360行车记录仪等等。这些产品往往并不依靠硬件挣钱,有的售价甚至比成本要低。腾讯神眼的众筹价格为799,但实际成本据说超过了1300元。

  他们这么做,显然不是人傻钱多的体现,反倒是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腾讯神眼发布的时候就确定不会大量推向C端用户,更多的是向B端展示自己在车联网、ADAS方面的研发实力。而且腾讯车联本身就已经和主机厂有合作,肯定也会有进一步合作的需求,而ADAS恰恰代表了未来驾驶模式发展的方向。

  小米发布小蚁行车记录仪,有配合小米整个智能家居布局的考虑。而360作为最早发布行车记录仪产品的“大公司”,应该更多是出于建立全方面的安全体系品牌形象的考虑。

  回头来看乐视行车记录仪,硬件也必然也是为了配合核心业务。很多人都了解乐视生态的核心是内容,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对外传达的信息。但乐视行车记录仪本身没有联网功能,因此直播等形式都需要依托手机实现。

  手机端是乐视视频生态的巨大入口,一旦用户在手机上使用了乐视的产品,也就必然会进入乐视所谓的“生态闭环”。乐视脑海中的行车记录仪用户,也必然会是乐视手机、乐视视频的生态用户。接下来,你就会不知不觉被“生态”俩字所淹没。

  所以“大公司”做硬件,多数不会指着单类硬件去挣钱(苹果这类不在我们讨论范围)。毕竟相比于自家的主力业务的盈利能力,硬件利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反倒是通过这类普及性的硬件,吸引更多用户进入核心产品圈,才是他们最终想做的事。

QQ:14666938 联系电话:0451-871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