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 标题 图文
    • 新疆大哥策马下江成功救人

        2月4日下午1点多,湖北省仙桃市,有一人在汉江中心溺水。情况危急之时,一名男子骑着白马从护坡冲下,马儿长啸一声冲入江中,接着,男子策马接近溺水者,只见马背上的他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拉住溺水者向岸边游去。

      2025-02-06 14:40    来源:扬子晚报
    • 动车组机械师:我检修的动车组环绕家乡跑

        中新网潮州2月5日电(陈楚红 刘伊佳 江泽野)“尊敬的旅客您好,由汕头开往汕头方向的D7322次列车开始检票....”汕头站的广播声,回荡在候车大厅。2月4日7时50分,肖传猛手揣两张火车票,带着10岁的儿子一同踏上粤东高铁环线的和谐号动车组。

      2025-02-06 14: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每周独自乘动车 一个视障女孩何以有了出行的底气

        手指轻轻蘸取眼影、口红,沿着眼窝、嘴唇细细涂抹……化妆完毕,盲人女孩陈玉娇打开手机里的AI应用,对着脸一拍,听到“妆容浓淡适宜”的提示音后,她戴上手机挂脖支架,出发了。 1月22日这一天,陈玉娇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家里出发,给她的教练严义龙拜年。

      2025-02-06 08: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庙会、乡村游、图书馆……首个“非遗”版春节 你是咋过的?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首个“非遗”版的春节,非遗元素也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各地纷纷将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与节庆活动深度融合,在营造喜庆祥和春节氛围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02-06 08:2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不吃早餐危害大”有科学依据吗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玩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不想起床,却被注重养生的父母薅起来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危害真有父母想的那么大吗?围绕人们不吃早餐究竟有何危害的研究一直未间断过,最新的进展是中国研究人员发表在《细胞》期刊上的结论:不吃早餐有违生命机理,容易诱发疾病。

      2025-02-06 08:25    来源:北京日报
    • 卖机票“悄悄”捆绑外卖服务包?法院:三倍赔偿!

        在网络平台购买机票,却在不知情下“被搭售”外卖服务包;在线订酒店后突然被取消,再预定发现“大涨价”;平台在非五星级酒店名称后标注五星图形造成误导…… 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在线文化旅游消费典型案例。据介绍,该院受理的此类案件涵盖在线文旅各个消费场景,包括出行、住宿、演出门票、旅游产品预订等。

      2025-02-06 08:24    来源:工人日报
    • 年轻人晋升“春节主理人” 解锁年味流量“密码”

        中新网重庆2月5日电(黄维正)2025年春节假期,越来越多“Z世代”晋升“春节主理人”,开始“爆改”年味:与衣食相关的传统年货不再是“硬通货”,3C数码、潮流家电等实用产品跃居必备年礼;情绪价值成为“年味”流量“密码”,年俗清单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补”添彩 “3C数码”取代年货“老三样” 店内张灯结彩,专柜焕然一新。

      2025-02-06 0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坚守岗位22载,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

        2月2日19时42分,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值乘的K4165次从麻城站缓缓开出,驶向东莞东站,这是麻城站节后首趟始发临客。 开车后,列车长王亚仔细巡视车厢,衣帽钩的杂物、茶水炉的热水、灭火器的指针、洗脸间的顶灯……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2025-02-05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铁轨下4米的“供水侠”:方寸之地显身手

        春运一线的忙碌现场,有人守护运输线,有人勇攀供电线,在另一条“小众”的赛道上,有一群人在竭力地保障着供水线,他们在铁轨下大展身手。 高60厘米,入口直径宽60厘米,湖南怀化西站股道旁10号供水井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水泥墩,并不起眼,这是广铁集团怀化供电段怀化电力(给水)检修车间职工经常爬上爬下作业的出入口。

      2025-02-05 14: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冲上热搜的“女生一觉醒来相亲对象已站床边”系摆拍

        2月1日下午,“女生一觉醒来相亲对象已站床边”冲上多平台热搜,但多位网友质疑这条视频涉嫌摆拍。2月2日,这段视频原发博主“鹿酒酒”将该视频标注为“虚拟演绎,仅供娱乐”。

      2025-02-05 14:35    来源:现代快报
    • 以车为“家”,“90后”公交夫妻演绎春节的别样团圆

        扬子晚报网2月3日讯(通讯员 王怡 记者 万凌云)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恰恰也是公交营运最繁忙的时候。一批公交人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以公交为“家”,携手与乘客同行。

      2025-02-05 14:34    来源:扬子晚报网
    • 从一篮馒头到18万8现金,我的家族“彩礼”史

        “万事不能被别人戳脊梁骨”,是老一辈鲁西南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所谓“戳脊梁骨”就是失去了颜面,被别人看不起。

      2025-02-05 14:33    来源:扬子晚报
    • “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树年味浓 游客畅享欢乐

        中新网临汾2月5日电 (刘小红)春节期间,“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新春的喜悦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畅享一场充满年味与文化欢乐的盛宴。 大年初一,第十九届民俗中国年活动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启幕。

      2025-02-05 1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四川富顺:老人五代同堂摆118桌百岁宴 心态好是长寿关键因素

        中新网自贡2月4日电 (刘刚 王官富)“老人100岁了,身体依然这么棒,祝老人家健康长寿!”2月3日(正月初六),在四川自贡市富顺县怀德镇介牌村4组,摆起了热热闹闹的寿宴。当天,是村里刘阳芳老人的百岁寿宴,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坐满了118桌。

      2025-02-05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50载穿梭鲁中山区 7053次列车驶出幸福“慢”节奏

        “这趟公益慢火车今年50岁了,和我同龄。我在它的沿线工作了一辈子,这真是一段极为特别的缘分。

      2025-02-05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随意弃养异宠存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记者调查异宠买卖饲养链条

        北京市朝阳区某花鸟市场人头攒动,一些被精心打造、造景别出心裁的玻璃缸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在争先恐后地参观、挑选里面的猪鼻蛇、树蛙、鬃狮蜥、寄居蟹、竹节虫……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的场景。近年来,在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双重变革的浪潮下,宠物市场开启多元化发展的新篇,异宠(指猫、狗、鸟、观赏鱼等传统宠物之外的另类宠物)这股新兴潮流涌入大众视野,成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动物”。

      2025-02-05 10:51    来源:法治日报
    • 年轻人追捧年花 高性价比成首选

        中新社合肥2月4日电 (傅天骋)春节期间,安徽各大花卉市场迎来大批年轻客流。与长辈偏爱传统大型盆景不同,这些年轻人更热衷挑选“高性价比年花”——价格不过百元(人民币,下同)、颜值高、易打理。

      2025-02-05 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春晚重庆分会场有门票”系谣言,造谣网民已接受处罚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某网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称“春晚重庆分会场有少量门票”,引发关注。经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

      2025-01-27 1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返乡探“新” | “人找桩”变“桩找人” 春运自驾不再里程焦虑

        中新网1月26日电(记者 张尼 吴涛)“今年自驾回老家,在服务区没排太久队就充上电了,换成平时甚至连排队都不需要,随插随充很方便。” 今年春节,王涛(化名)选择了自驾从北京返回石家庄老家。

      2025-01-27 1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风雪回家路 驾车、走路、骑车要注意什么?请收好这份出行攻略

        此轮寒潮正值春运高峰,更给很多返乡人造成不便。那么,驾车、走路、骑车分别有哪些注意事项? 冰雪路面行车如何不打滑 雪上行车时,注意“三柔一缓”。

      2025-01-27 11: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捐造血干细胞一月后,他完赛了一场半马

        10月27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个月后,贺先生重新站上了半程马拉松的赛场并顺利完赛,给一个月前的捐献画上了一个酣畅淋漓的句号。 今年8月,贺先生和一名患者初配相合,他毫不犹豫地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苏州第268例、昆山第87例成功捐献的志愿者。

      2024-10-29 14:28    来源:扬子晚报
    • “双11”快递单量暴增 小哥快递柜前“摆地摊”送件

        扬子晚报网10月27日讯(记者 闫春旭)“您好,您的快递XXXX,编号XX,已放在7号楼旁丰巢柜地摊,请及时去取。”又是一年“双11”,好戏已经提前开场。

      2024-10-29 14:27    来源:扬子晚报网
    • “哈尔滨文旅补贴旅游团费政策” 为不实消息

        中新网哈尔滨10月28日电 (记者 王琳)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于28日晚发布公告,近日有网络用户发布“哈尔滨文旅补贴旅游团费政策”等消息均为不实,系借此宣传其旅游产品,诱导游客报名参团。 冰雪旅游季将至,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哈尔滨亚冬会和黑龙江冰雪旅游。

      2024-10-29 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飞的”来了,能否改变通勤和游览方式?

        “飞的”来了,能否改变通勤和游览方式? 原先驾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前往金山水上机场,不堵车的情况下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如今最快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未来,上海将持续拓展低空航线覆盖面,开通上海至江苏太仓、吴江等长三角区域低空航线。

      2024-10-29 11:13    来源:工人日报
    • 带着梦想“舞”进北京:台青简孟轩的街舞打拼记

        推开21PUMP街舞工作室大门,节奏强烈的乐声扑面而来。一群身高刚到舞蹈老师腰间的孩子正随音乐律动。

      2024-10-29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职校生就业遇阻,别让专业代码成了就业“乱码”

        “职业本科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原本就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为何需要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证明两者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一名甘肃的职业本科毕业生因自己所学专业的代码与招聘方列明的专业代码不同,在就业中频频遭到“区别对待”和一系列无解难题。 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许多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2024-10-29 11:12    来源:工人日报
    • 100万元上太空!你距离“太空梦”还有多远?

        近日 国内一家商业航天企业 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 预售了2027年 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 公开销售商业太空载人旅游产品 在国内还是头一次 100万元一次的商业太空旅游 都能获得哪些体验? 商业太空旅游目前还面临哪些难点 距离我们普通人有多远? 100万元就可以上太空 近日,一款名为“亚轨道飞船体验服务太空舱2027年首飞”的商品在某电商平台上架,并在一个电商直播间以100万元的价格售卖,预售价5万元。据介绍,这是由国内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推出的亚轨道旅行项目,面向大众公开售卖同类商品在国内尚属首次。

      2024-10-29 11:12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 专访漫画家白茶:以“喵星人”为媒传递治愈与欢乐

        中新网宁波10月26日电(林波)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寻找一份治愈与欢乐,是许多人心中的渴望。漫画家白茶,正以他的“吾皇猫”系列,为读者带来这份温暖。

      2024-10-28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 “Z世代”变身“破烂收藏家” 追逐“快生活”里的“慢节奏”

        近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Z世代”开始热衷于收集纸袋、奶茶杯垫、零食包装等看似不起眼的“破烂”,这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形成一股独特潮流。

      2024-10-28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通讯:“85后”博士伉俪扎根中国北疆找到人生新赛道

        赛华征回忆起他与中国北疆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最初缘分时笑言,“始于6年前一个及时的电话。” “我和妻子付蕊还没回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就接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招聘人员的电话,希望谈谈。

      2024-10-28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选课“红黑榜”:成也合格率,败也合格率

        每年开学是大一新生选课的高峰期,与高峰期同时到来的是一份来自师兄师姐“口口相传”的选课“红黑榜”。 姜红(化名)是某知名高校的大四学生,作为过来人,她说,学校选课“红黑榜”榜单上被“高赞”的是类似“某某老师的太极拳课程很轻松,红榜!”的“干货”。

      2024-10-28 14: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不想让孩子被AI取代?科学家奶爸这样做

        人工智能(AI)渗透进各行各业,已经可以替代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工作会交给AI。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教育铆足了劲儿——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焦点,编程培训也成为许多孩子课余生活的必选项,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课题,更是每位家长的课题。

      2024-10-28 1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歪果仁”镜头里“忘却时间”的通天河畔千年古村

        益曲卡山庄坐落在长江源头通天河畔。山庄内部,石块垒砌成的藏式小碉楼错落有致,与群山肌理浑然一体,仿佛自然“生长”于大地之上。

      2024-10-28 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年轻人热衷养异宠 冷门动物渐入大众视野

        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陈聪瑶)在上海,前有徐汇滨江遛驯鹿,现有奉贤社区打卡“神奇动物”,异宠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打破以猫、狗为主的传统宠物格局,成为部分宠物爱好者的“心头好”。 异宠,即另类宠物,区别于猫、犬、鸟、鱼等常见的家养宠物,包括蛇、蜥蜴、壁虎、鹦鹉、花枝鼠等小众动物。

      2024-10-28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自卖价格翻几倍 景区限制游客带食品进入合法吗?

        “只有他们(景区商家)卖的东西才可以带进去吃,我们自己拿的食物就不能带。”近日,有游客发布这样一则视频。

      2024-10-28 11:00    来源:法治日报
    • “AI厨师”掌勺饭店 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中新社成都10月27日电 (王利文)将120克猪肉丝、150克青笋丝和30克木耳丝等原料放入备料盒并点击“鱼香肉丝”选项,智能炒菜机立刻被“唤醒”,预热、放油、按序加料、快速翻炒,厨房内香气四溢。在成都市锦江区一家社区餐饮店内,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仅63秒便制作完成,很快被端上食客餐桌。

      2024-10-28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亚国家“Z世代”敦煌行 骑骆驼画飞天体验丝路文化

        中新网甘肃敦煌10月27日电 (刘玉桃 田鹏鹤)骑着骆驼行走在鸣沙山上、莫高学堂近距离体验古法研制矿物颜料、提笔描线起舞飞天……25日至27日,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留学生走进敦煌,他们深入雅丹、拉弓射箭、拿起画笔描摹壁画,感受和体悟丝绸之路的魅力。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王晓芳说,她的奶奶是中国人,受家庭环境影响,她和哥哥李安,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他们先后来到中国留学,此次的敦煌行活动,有幸她和哥哥同游,一路上的参观体验,让他们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2024-10-28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广西老兵吹出好“笙”音 走进校园奏响民族团结曲

        走进位于广西南宁的达亨嘎艺术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几十支的苗族传统乐器芦笙,柳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融水苗族芦笙音乐)传承人贾征吹起芦笙,声音抑扬顿挫、余音绕梁。 自2017年退役后,贾征致力于传承和发展苗族芦笙演奏技艺,通过创新芦笙教学法,创编芦笙合奏曲目,推动开展非遗芦笙进校园等活动,“我希望通过丰富芦笙演奏内涵,创新教学法,让更多人爱上和学习芦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2024-10-25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多地探索开设乳儿班 普惠托育惠及小小孩

        近日,浙江温州一公立幼儿园、衢州一公立医院开设乳儿班招收6至12月龄婴幼儿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浙江杭州、温州、衢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湖北武汉,江苏泰州等地已开始探索开设乳儿班,这其中既有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开办的,也有民办、公建民营、政企合作的普惠乳儿班。

      2024-10-25 14: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童话雪村”合孜勒哈英村:白雪变白银,不是童话

        “喀纳斯的秋色浓得化不开,仿佛每一棵树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每一次风起云涌都能触动心灵深处的柔软”。这是作家李娟对新疆阿勒泰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深情描绘。

      2024-10-25 14:57    来源:国家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