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8月20日

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双增长

同比增长30.3%、104.7%,分别高于全市平均3.0、78.4个百分点

本报讯 记者昨天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县工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4.7%,分别高于全市平均3.0、78.4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我县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较强韧性和内在稳定性。

“工业投资的稳增长,反映了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进’的态势,而作为产业转型、动能切换的催化剂,技改投资的高增速表明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的势头较好,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科相关负责人说。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凯泉自动化配套仓库,智能输送机正有序输送零件与成品。该自动化配套仓库集成WCS、WMS、物联网等信息系统和技术,在这里,系统会自动生成入库单据,并根据产品规格型号制定存储位置,实现审批、执行和跟踪的全流程自动化,显著提升了物料流转速度。

“通过6个起重机能够实现12个巷道所有货物的运送,我们这个仓库里面总共有16000多个库位,它所能承受的压力是在16000吨的单个物料,从生产现场再到仓库,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凯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奇指着自动化仓库说,通过屏幕,从生产现场到仓储,实现了完整的闭环管理。

作为我县最早进入泵阀领域的传统制造企业之一,凯泉集团通过在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的全面投入,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凯泉集团于2018年启动智能化改造,投资1亿元创建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能工厂,以设备更新带动产品的数字化变革,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记者在凯泉集团生产车间看到,机器轰鸣,泵体卧式加工中心正高效运转。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零件的一次性加工成型,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让生产线更加自动化、信息化,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不断升级,正是企业工业技改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我县推进“工业+数字”两化深度融合,企业数字化发展加快推进,相继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全省产品主数据标准建设试点县,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8个,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实现域内四大支柱产业全覆盖,数量居全市前列。

技改增效产能实现翻番

技术改造已经成为我县工业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实现设备换代、工艺更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走进立信阀门现代化新厂区,只见500多台精加工和检测设备正高速运转,新厂区采用先进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数字化车间和办公、智慧园区、绿色工厂于一体,通过PDM、ERP、MES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企业产品综合竞争力。新厂房的正式投运,使企业总产能实现150%的跃升,成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典范。

“过去,老厂区受限于面积和设备布局,难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改造。新落成的生产基地总投资额达3.18亿元,总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较原有厂区扩容近200%。”立信阀门集团总经理潘道德说,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后,吸引了海内外客商的持续关注,今年2-7月,企业产能已突破2.2亿元,订单已排至年底。

值得一提的是,为盘活存量,化解有限空间和企业发展矛盾,我县聚焦“向空中要效益、以产出论英雄”,启动“空间革命”,大力推进“工业上楼”,全面放开容积率等限制,率先在温州出台“工业上楼”规划建设工作指南,设置消防设计、楼地面荷载等标准,以每层都是首层的标准,支持重机上楼、重工上楼,鼓励“轻重混用”,发展“工业楼宇经济”。目前,宣达、统邦、汇高等10个项目实行“工业上楼”,其中统邦“工业上楼”项目改造后容积率提高超2.8倍。

企业实施增资扩产,以工业技改筑优势、赢主动,通过强化研发、生产、渠道、品牌等环节,用技术迭代释放效率红利,谋取更长远的发展。期间,我县率先全市出台“增资扩产”供地类项目工作方案,引导企业“增资扩产”,累计实施增资扩产项目117个、零土地技改项目74个。持续推进土地要素向制造业倾斜,深化“百企千亩”行动,近三年共计工业供地1873亩,占比达50%以上。

内生裂变带动高质量发展

我县是地理大县,却是“工业面积”小县。

在《永嘉县工业全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按照“顶层方案+配套细则”思路,我县制定出台《永嘉县工业全域治理工业厂房出租管理实施细则》《永嘉县工业全域治理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改实施细则》等四个实施细则,总体上形成了“1+4”的制度架构,牢牢牵住工业全域治理工作的“牛鼻子”。

近年来,我县工业产值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泵阀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向系统流程、能源关键装备制造转型,总产值实现了从300亿元到550亿元的跃升,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规模最大、企业最集中、品种规格最全的泵阀产业生产基地。

当前,全县规上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共有规上企业691家,较2020年增长了63.9%。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8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5家,均居全省山区县首位。

今年,我县坚持优数治强智造,打好数实融合组合拳,抓实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工程,力争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产值较2024年提升15%,并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提质增效,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建设,全面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稳步推进数字化改造2.0工作,争取数字化改造2.0覆盖率达到40%,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机器人应用200台以上。

记者 范海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