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有序的交通环境
在市区行驶的无人驾驶物流车
高新区的芙蓉北五街西段
核心提示
城市交通,如同奔涌的血脉,承载着经济运行的活力与市民生活的便利。一条宽阔畅通的道路,一个设计合理的路口,能显著提高通行效率,缓解拥堵,节省时间。2025年,许昌市将贯通许昌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芙蓉北五街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瑞昌西路两条“断头路”,对中心城区多个关键路口进行改造提升,已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这些备受市民关注的工程进展如何?它们将如何改变市民的出行图景?日前,记者深入工程一线了解情况。
项目说明
项目名片
今年要改造的两条“断头路”分别是位于高新区的芙蓉北五街和开发区的瑞昌西路;被列入改造提升的路口主要有新兴路与仓库路交叉口、莲城大道与文峰路交叉口、文峰路与东大街交叉口、七一路与南关大街交叉口、建设路与古槐街交叉口等。
项目进展
截至目前,芙蓉北五街与魏文路已经全面贯通;瑞昌西路与兴华路也实现全面贯通。对于需要提升改造的路口大部分开始施工。
梗阻之痛:“断头路”成城市“微循环”栓塞
随着许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与车辆激增,城市主干路网“大循环”格局早已成型,但局部“微循环”不畅的痛点同时存在。“断头路”便是其中的顽疾。这些因规划衔接、建设时序、工期不协同或资金等因素形成的“卡脖子”路段,致使市民出行时要绕行“走远路”。
在高新区芙蓉北五街,这种梗阻曾长期存在。这条路西接芙蓉大道,东连魏文路,北邻风景秀丽的芙蓉湖湿地公园。然而,自2016年完成约200米建设后,剩余的近300米道路因周边项目施工被占用,工程陷入停滞,形成“断头路”。
“我们想直接向东走魏文路,因为道路不通,只得开车绕行二三百米远,非常不便。”家住附近的居民程祥君指着南侧的碧桂园云邸小区和众创大厦写字楼说。一条近在咫尺的东西向通道却没法走,周边居民与上班族的日常通勤平添曲折。
同样的困扰也出现在开发区瑞昌西路周边。这条未贯通的东西向道路,也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着沿线企业员工、学校学生与社区居民的往来。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许昌市委、市政府将解决群众“出行难”摆在突出位置,将打通“断头路”及优化城区路口作为改善民生“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实事,将其列入2025年民生实事清单,决心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攻坚之路:打通“主动脉”,精修“毛细血管”
民之所盼,行之所向。今年年初,两条备受关注的“断头路”及多个路口的改造提升工程迅速铺开。
芙蓉北五街:梗阻终除,便捷已初显
8月12日上午,记者站在芙蓉湖环岛东侧,眼前是焕然一新的芙蓉北五街。这条全长近500米、红线宽10米的道路已全线贯通,路面平整,标识清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有序通行。“确实方便了许多,不然还得往其他路上绕行。”一位骑车经过的市民说。
高新区住建局工作人员田志远介绍:“工程在6月初已全部完工并实现贯通。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主体及给水、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彻底解决了因湿地公园及周边项目施工导致的遗留梗阻。”
瑞昌西路:主体贯通,细节待优化
在开发区瑞昌西路,记者看到道路主体铺设完成,崭新的黄白交通标线清晰醒目,道路已具备基本通车条件。就此,开发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于冰表示:“该路段主体工程完工标志着核心梗阻被打通。目前我们正与交警部门紧密协商,调研论证在道路东西路口设置红绿灯的必要性和最优方案,确保通行安全高效。”至于道路中间绿化带尚为空缺的情况,于冰解释:“这是基于科学种植的考量。为提高绿化树木成活率,园林部门计划待气候更适宜的11月份进行栽种。”
关键路口:改造提速,成效可期
与此同时,城区多个重要路口改造提升工程也如火如荼。据许昌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宏涛介绍,新兴路与仓库路交叉口、古槐街与建设路交叉口,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文峰路与东大街交叉口,路侧石安装完成100米,第一层水稳铺设完成30%,基础工程稳步推进。七一路与南关大街交叉口,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即将完工。文峰路与莲城大道交叉口,相关部门正加紧筹备。
这些交叉口的改造聚焦于拓宽车道、优化交通组织、更新标识标线、提升信号灯系统等,旨在显著提高节点通行能力,减少拥堵与事故风险,让城市“毛细血管”流动更顺畅。
畅通之效:城市提质增效,幸福触手可及
两条“断头路”的实质性贯通与多个路口改造的加速推进,带来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
出行效率提升,时间成本锐减。芙蓉北五街贯通后,周边居民、上班族无须再绕行数百米,实现了与魏文路的“直连直通”;瑞昌西路的打通,将极大便利沿线多家企业物流运输、师生上下学、居民日常出行;交叉口改造则直接缩短了车辆通过关键节点的时间,高峰期拥堵有望缓解。
许昌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宏涛说,交通梗阻的消除,显著降低了区域间通勤与物流的时间成本和燃油消耗。高新区与开发区内部及相互间的道路连接更加紧密高效,有利于资源要素更自由流动,无形中对促进附近商业互动,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起到一定作用。
平整宽阔的道路、规划合理的路口、清晰完善的标识,不仅提升了通行效率,还改善了城市环境与出行体验。芙蓉北五街紧邻湿地公园,其贯通还提升了公园的可达性,丰富了市民休闲选择。瑞昌西路未来的绿化带建设,也将为城市增添绿色风景线。这些可见、可感的变化,也让“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成为市民的幸福增量。
记者手记
细节之处感受城市的速度与温度
今年,许昌市民感受颇为明显的是城市道路的变化。魏文路、八一路、学院路、魏武大道等路面铺设焕然一新,七一路4车道变6车道施工已经过半,还有多个十字路口的大转盘被先后拆除,横跨东西城区的陈庄街贯通已不再“遥不可及”。
行走在贯通的芙蓉北五街,车轮压过崭新沥青路面的沙沙声,取代了往昔绕行的引擎轰鸣;驻足于即将焕新的老城区十字路口,仿佛能预见未来车流在此更加顺畅地交汇与分流。“断头路”,一个冰冷的词汇,背后影响着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正是对这份“绕行之苦”有力的回应。打通的是路,连通的是民心。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主干道如同大动脉,承载奔涌的主流;而一条条被打通的“断头路”、一个个被优化的“小路口”,则如同被疏通的毛细血管。它们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着城市肌体末梢的活力与健康。许昌持续完善“大循环”,同时着力疏通“微循环”,体现的是一种精细化治理的智慧——既着眼宏大格局,又重视个体在街巷间穿行的细微体验。
打通“断头路”,畅通的不仅是车流,而且是人心;改造“小路口”,提升的不仅是效率,而且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都市里,这份对“最后一公里”的用心,在细节之处体现了城市的速度与温度。
编辑:龚政明 刘靖雯 校对:刘操龙
责编:杨仪 终审: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