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力“三战六攻坚”,围绕“12315”工作思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以保障民生安全为底线,以促进放心消费为目标,扎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规范涉企检查。一体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扫码入企检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目前,共制定抽查计划189个,已检查商户1172家。
扶持主体壮大。扎实做好减免罚清单落实,用好容缺受理、信用分类监管等多种方式,移出企业异常名录3468条,个体异常状态37389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19条;首违不罚14件,轻微违法免予行政处罚6件;新经济纳入“沙盒监管”280户;完成“个转企”139户,“个转企”重点培育库更新增至535户。
护航知产发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37519件,占全市33.997%、全省30.291%;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76.2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7081件,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各区县前列。成功助力辖区3家单位发明专利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并推动“雁塔区知识产权全链条维权援助西安音乐学院服务站”正式挂牌运行。
食品安全精准防控。打造“唐皇商港”与“育才路”两大餐饮示范街区。在外卖平台首页开设“线上透明厨房”专区,构建“商户自律+平台助推+公众监督”的协同治理机制,力争全域推行实施。在辖区学校食堂全覆盖推广“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打造标杆单位49家。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建设,实现违规行为自动识别,全力打造“数字食安”。构建“错时监管+信用监管+联合整治”模式,联合教育、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跨领域执法8次。实现辖区学校食品安全即诉即办机制全覆盖。
药品安全巩固提升。推进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及评价工作,不良反应报告审核评价率96%。建设药械化安全应急预警机制,提升应对药械化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药品及疫苗应急演练完成率与处置及时率“双百”目标。严格履行药品质量监管职责,完成药品抽检51批次。
质量安全强基提档。组建“小寨商圈消费咨询服务中心——纤维纺织品工作站”,整合维权受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质量检测等多元功能,打造15分钟消费服务圈。开展城中村“黑心棉”专项整治,累计查获“黑心棉”32件,责令下架“三无”被褥50余件,完成现场抽检5批次。推动《城市更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指南》实现标准化,消防安全群防群治机制长效化。
特设安全提质增效。编制陕西省首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为企业提供了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指导方案,有效推动辖区特种设备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升级。受理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675台,公用管道安装告知55件,电梯维保合同告知889件。开展专项整治3次,共发现安全隐患18起,均已整改到位。
擦亮放心消费品牌。打造“放心消费在雁塔”品牌,以“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维权”为着力点,联合长安信托推出预付款信托托管服务,成为西北地区首个预付消费领域的创新实践。发布“放心消费在雁塔”微信小程序及“消费安全·社会共治”随手拍功能,构建“发现问题—智能分派—跟踪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此外,成立雁塔区检验检测认证协会,进一步强化质量监管体系。
创新共建消费智库。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成立“西安市雁塔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研究中心”,设立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倪楠工作站”,聘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担任“首席调解员”,覆盖7个市场监管所;与雁塔法院共建“共享法庭”,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提升消费维权质效。成立“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小寨十字设置“雁塔区市场监管局消费维权站”,为消费者架起“家门口”的维权桥梁。坚持“以快为要、以调为主”的原则,坚持“7×24小时”投诉渠道畅通无阻,将办结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在全区建立ODR企业18家,实现商业综合体全覆盖。指导企业完善消费纠纷快速响应机制,高效回应消费者诉求。
下一步,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强基础、守底线、解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全力促进放心消费,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今日雁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