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1/02/03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 朱若岚) 近日,贵州省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
《方案》指出要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方案》明确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方案》指出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每学年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鼓励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至少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和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中三年期间,学生须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选择至少一门专题教育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校学生必须完成至少2次社会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方案》强调各地要把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运用所在区域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依托“校农结合”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满足劳动教育需要。
一审:林萌
二审:李蓓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