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农工党湖南省委员会 -> 自身建设 -> 农工文艺 -> 内容阅读

《模型思维》的一点读书心得

文章来源:湘潭市委会 作者:周方 时间:2025-08-17

在志雄书记给年轻党外干部“向日葵培训班”推荐的书目里,斯科特·佩奇的《模型思维》(The Model Think)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方面自己想尝试突破从未涉猎的领域,另一方面,也想将“巨人们”的智慧分享给下一代,让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多一点深思熟虑,多一分自我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度和辨识度。于是乎,我怀着冲动而又兴奋的心情买下了这本书,慢慢研究起来,也有了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模型思维具有多样性,能够将问题化繁为简

作为一名理科生,对模型的初步认知还停留在物理或者数学模型,用某个定理、某个公式或者某种解题思路去解决某个问题。然而,《模型思维》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观念,书中提出了二十四种模型,从以前读书时期概率论里面的正态分布模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再到耳熟能详的博弈论模型(零和博弈、囚徒困境等等),再到晦涩难懂的马尔科夫模型,横跨数学、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每个模型都是一把独特的钥匙,能够打开各领域不同问题的锁。

模型有三种类型,一是对世界进行简化的模型,二是用数学概率来类比的模型,三是人工构造的探索模型。模型的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般,反映出世界的复杂性。在面对纷杂烦扰的世界时,我们既不能,也无法去单一解读。同样的,在面对实际当中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思维模型,而是要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去深思熟虑,要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然后通过多模型思维将问题的核心如同抽丝剥茧一般提炼出来,化繁为简,如同“抓七寸”一样精准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模型思维具有逻辑性,能够为工作科学决策

大学毕业后到生态环境系统参加工作已16年,回想过去,我们的预测、决策过程往往依赖直觉和经验,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总是想找一个同类型的企业去类比;各类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总是看以前有没有开展过类似的行动。这种靠经验和阅历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面对问题多变的今天,单纯依靠经验和直觉仍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会影响科学判断与决策。比如今年省内发生的铊浓度异常事件,环保人考虑过矿山企业的开采、冶炼企业的排放,甚至人为偷排偷倒。在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式中,水泥生产是不会产生铊。而通过监测数据建立模型,综合收集企业各类环评、排污许可等变更信息,运用模型进行分析和推演,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最终追踪到“铊”真正来自水泥企业协同处置危废的窑炉中。当地企业对水泥窑炉进行拆除改造,最终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般,将“铊”释放出来,造成了此次事件。

正如作者书中提到的:“使用模型思考能够带给你的,远远不仅仅是工作绩效的提高。它还会使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让你拥有更强的思考能力……更能辨识出自己和他人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你懂得辨识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取代了理性思考。”模型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书中通过大量案例证明,借助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化,通过量化分析和逻辑推理,预测不同决策可能产生的结果。我们要保持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敬畏之心,要将模型思维与经验判断、直觉洞察相结合,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三、模型思维具有局限性,需要不断修正完善

尽管模型思维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它并非万能。书中明确指出,所有模型都是对现实的简化和抽象,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个模型都基于特定的假设和条件,一旦现实情况超出这些范围,模型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依赖模型的结果。例如,我市多年来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学习过不少省内外其他地区的经验与模式,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处于攻坚克难之际。基于全市工业基础、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城区人口、机动车保有量、交通运输路线和方式、地理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下,且部分因素在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单纯的复制、照搬其他地区环境空气改善经验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大气污染物成分成因分析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模型,建立起具有本市特色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措施。同时基于大气的流动性,还要依靠上风向和周边相邻兄弟城市协同作战,联防联控,方能有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模型思维》这本书让我明白,掌握模型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在运用不同的模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也要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正视模型的局限性。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相信随着对模型思维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将慢慢推开一扇通往理性认知世界的大门,会让我对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有全新的感悟。

版权所有: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70号 邮编:410007 联系电话:0731—88880686
湘ICP备050194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