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春”分,一起“趣”玩——衡水二中开展春分传统节气主题活动

春风执笔绘童趣,纸鸢载梦跃晴空。春分至,万物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春分传统节气的独特魅力,320日,我校开展了以遇见分,一起为主题的春分传统节气活动,让二十四节气从课本走进生活,让同学们在竖蛋、放风筝等趣味活动中触摸文化脉搏,邂逅春日的美好。

指尖上的春分

竖蛋,也称立蛋,是春分这一天饶有趣味的民俗活动。春分到,蛋儿俏的意思是说,每年春分这一天,各地民间流行立蛋游戏,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立起来。据说春分这天能顺利立起鸡蛋,就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为自己带来好运,事事顺利。实际上,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地球的磁场也相对平衡,因此,春分这一天是鸡蛋最好立起来的时间。

竖蛋活动开始前,班主任老师先为同学们讲解了春分的习俗,竖蛋的方法。随后,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在鸡蛋上挥洒创意。有的同学画上了娇艳欲滴的花朵,仿佛将春天的芬芳都浓缩在了小小的鸡蛋上;有的同学绘出了可爱的小动物,为鸡蛋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绘画结束后,便进入了紧张又刺激的竖蛋环节。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鸡蛋竖立在桌面上,屏气凝神,眼神紧紧盯着鸡蛋,双手微微调整着鸡蛋的角度。每一次鸡蛋即将站稳却又摇晃倒下时,都会引来周围同学的一阵惊呼;而当有同学成功将鸡蛋竖立起来时,现场便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一开始我觉得这很难,鸡蛋总是立不起来,但我没有放弃,不断调整方法,最后终于成功了,太有成就感了!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通过竖蛋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耐心和动手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节气的趣味性。


 

 

 

 

 

 

 

 

 

 

 

 

 

 

 

 

 

 

 

 

 

 

 

 

 


云端上的诗行

放风筝是春分时节另一项备受欢迎的活动。同学们自行分组,带着五彩斑斓的风筝来到操场上。操场上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拿着风筝在前面奔跑,有的则在后面紧紧握着线轴,随着一阵春风吹来,大家迅速放线、奔跑,一只只风筝在春风的吹拂下,缓缓升上天空。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宛如春日里翩翩起舞的精灵。

同学们仰望着天空中飞舞的风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奔跑着、欢笑着,尽情享受着这美好的春日时光。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放风筝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光,更让坏心情也随着风筝飘走了,心理状态得到了调整。   


 

 

 

 

 

 

 

 

 

 

 

 

 

 

 

 

 

 

 

 

 

 

 

 

 

 

 

 

 

 

 

 

 

 

 

 

 

 

 

 

 

 

 

 

 

 

 

 

 

 

 

 

 

 

 

 

 

 

 

此次春分传统节气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春分节气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