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日报·晨刊:衡水二中资深教师解析2020年高考试卷

 



编者按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让这届高考有了特殊色彩。如今,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今年的高考试题体现了什么样的命题方向、呈现出哪些特点、较以往的试卷有怎样的变化?这都引发了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为此,本报特邀衡水二中相关学科教师对试题进行简要点评和分析,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今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试卷整体情况。

 

语文:传承与创新并举 知识和素质并重

衡水二中教师 穆春燕 许聚梅 陈迅 息晓莉

2020年全国一卷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

一、现代文阅读部分

论述类文本材料主题是“孝”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实用类阅读聚焦“新基建”,引导学生从多个文本中全面获取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基本内涵、发展前景和国际反响等相关信息。试题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加大了对信息整理能力的考查力度。文学类阅读材料节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越野滑雪》,小说长于对滑雪的精彩描述和主人公细微的心理描写,试题由此出发,引导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惯性,与作品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二、古诗文阅读部分

这一部分立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突出对考生理解感受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体会生活,浸润友谊的温情与家国情怀。文言文取材于《宋史·苏轼传》,苏轼是高中课本中屡屡出现过的人物,其卓越的才情、豁达的人生态度、心怀天下的格局、一心为民的责任与担当、远见与勇气,都使这一人物穿越千载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诗歌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透过文本,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默写部分考查《离骚》《琵琶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修养,塑品行,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感受生活的魅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模块重点考查语句补写、文段压缩、语病辨析、成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较2019年全国一卷,标点(对破折号的考查)是一个新的变化,选项内容来自学生较为熟悉的文学类文本,考查难度不大。压缩和补写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题型稳定。

四、作文

作文命题可谓“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今年值得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很多,抗击疫情、科技强国、大国担当、扶贫攻坚、敬畏自然等等都是本届高三学生着力积累的素材,但今年的作文却独辟蹊径,回归传统。细品之下,不难体会命题者的人文情怀和对疫情之下考生播撒的温情。作文材料来自历史故事,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这三个人也是学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且材料末尾有清晰的提示,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从中不难捕捉到“胸襟,气度,心怀天下,知贤、荐贤、让贤”等关键词,学生结合自己积累的相关素材行文即可。

英语:“稳”中有“变”重在能力

衡水二中教师 丁艳华 李玲 李志芳 羡韶华

英语试题“稳”字当头,从语篇的选材、题型设置到难易梯度都得以体现。稳中求“变”,作文打破以往的固定文体、要点提示,呈现新的写作方式,不得让考生感叹“多年李华去哪儿了?”试题选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大主题,渗透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学科素养的考查。

一、听力部分

听力材料的播放语速适中,朗读清晰,话题广泛,情景真实,语言地道。

二、阅读部分

阅读理解整体评价:语篇语言地道,原汁原味,具有很强的阅读和欣赏价值;话题广泛,体裁多样,为应用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考查捕捉细节、精细阅读、准确理解的能力。

阅读A篇:应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难度较低。

阅读B篇:夹叙夹议文。阐述作者反复阅读自己所喜爱书籍的感悟。24题推理判断题,有些难度;26题词义猜测题,要根据前后文和整篇得出答案;25题、27题难度较低。

阅读C篇:说明文。介绍竞走运动与跑步的不同之处。28题要根据本段从第二句之后,推断出condi⁃tioned为“受过训练的”。29题、30题细节理解题,难度较低。31题,观点态度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D篇:通过对植物给人类带来若干好处,引入对发光植物的研究和探索。32题段落大意题,35题文章主旨大意题,都考查学生归纳总结和对整体语篇把握的能力。本文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七选五:自我接受话题,倡导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传递正能量。文本是常见的总分结构,很难找到原词复现而考查学生对语境线索的把握。37题考查段落大意的归纳能力。

三、基础知识部分

完形填空:主题为“人与自我”。文体为夹叙夹议,偏重议论,整体不难。以自己对孩子谎话开篇,然后反思说谎对孩子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升华到不说谎是我们的底线,诚实很重要。从设题上有三个特点:上下文逻辑紧密,重视动词考查,选项有一定干扰性,体现对优秀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42题、44题、46题、47题、52题、55题是体现思维差异的题目。

语法填空:主题为“人与社会”。讲述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重大事件,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彰显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坚定科技强国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考点设置上64题比较特别,提示词interesting,答案为interest,考查了“be of+”抽象名词的结构。另外,动词部分考查了三处谓语,非谓语只涉及到了不定式,没有考查平时练习特别多的分词结构。

四、写作部分

短文改错:主题为“人与自我”。语篇体裁延续往年的记叙文,讲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红柿炒鸡蛋的经历。渗透劳动意识,宣传践行劳动精神。考点覆盖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连词、冠词、代词,是考生的得分题目。非谓语依然会是丢分项,连词考查语篇行文逻辑。

书面表达: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有不小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李华”不写信了。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赛稿件,介绍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并说明原因。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陪在身边的老师们,而且写老师也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同情与感动,很容易得高分。也有同学会写到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疫情面前舍小家顾大家,值得所有人尊敬。写作时要注意分两个层面去写,简介和原因,让老师清楚地看到你的要点。

化学:立足学科主干知识 聚焦热点 突出素养

衡水二中教师 宋红艳 王玉慈 薛杰 王薇薇

今年的化学试题在形式、内容、呈现方式、试题风格等方面,基本延续往年特点,没有偏、难、怪题出现,命题难度适中。

选择部分是熟悉的常规题型,整体难度平稳过渡。7题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为题材,考查学生对化学药品性质的理解,贴近生活实际,反映了化学应用的广阔领域,体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

8题考查有机物质的多元性质,以提取药物、提高人体免疫力为载体,彰显文化自信。

9题气体除杂,注重基础考查。第10题以铑的配合物离子可催化甲醇羰基化为背景,考查过程分析,设题不难。

11题选材“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为考点,体现科学成就。

12题以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考查新型电池,开阔学生科学视野。

13题酸碱滴定图像分析,考查学生运用学科必备知识对图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常规题型。

26题以社会热点内容为载体,从钒矿中提取NH4VO3的流程题,与我们备考预测角度相同,整体难易适中。

27题实验知识与电化学有机结合起来。该题考查都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考点,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