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零距离】党建引领破乱局 车轮滚滚促振兴
- 2025年08月19日 16时06分
-
- 分享到
曾经,杰麦村的51辆货车、31台大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如“散兵游勇”,各自为战导致价格混乱、纠纷频发,安全隐患重重,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面对“三乱”(车辆乱、价格乱、管理乱)困境,村党支部以“组织起来”为破题关键,于2021年4月主导成立运输公司,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层,办理全套合法手续,建立安全服务积分体系。短短三年,成效显著:2024年全村运输收入猛增60%,人均增收3000元;价格公开透明,实现“零纠纷”;招租效率提升90%以上。昔日的无序战场,如今化为“党建引领·振兴有我”的红色车队,在规范化轨道上稳健奔驰。


制度立威,让违规者“不敢”。在公司运营初期,管理失序与价格虚高引发施工方强烈不满。村党支部并未止步于简单批评,而是以制度刚性夺回治理主导权。明确规定“公司重大决策必经支委会同意”,将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建立并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确保党组织在把关定向中保障集体领导与科学决策有机结合。同时,严格遵循《道路运输条例》,车辆全部登记年检,驾驶员持证上岗;创新“安全+服务”积分体系,链接党员星级评定,让制度覆盖从宏观决策到微观操作。制度如铁规,划清了行为边界,使任何试图挑战规则者皆不敢越雷池半步。
监督织网,使越轨者“不能”。为确保制度有效运行,党支部构筑严密监督防线,使违规操作无机可乘。借鉴先进经验,组建由村监会成员、老党员及村民代表构成的监督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结合方式,紧盯车辆调度、费用结算等关键风险点。车辆维修实行“双签字”制度——维修前需经机械队长核验,维修后由监督小组复核费用,堵住管理漏洞。针对市场对接,“施工方需求清单和本村运力清单”通过微信群实时发布,实现精准匹配;农忙与工程旺季则提前制定保障计划,科学调配资源。监督网络如天眼,让任何不当行为不能隐匿。
思想铸魂,促行动者“不想”。针对公司“姓公还是姓私”的根本方向之争,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服务为民”的价值共识。村党支部书记一锤定音:“我们的运输公司姓‘公’不姓‘私’,既要让群众增收,更要为村里发展服务!”通过“主题党日+业务研讨”融合形式,组织党员深学细悟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澄清模糊认识。思想统一后,公司主动扛起公益担当——春防秋收等关键节点免费提供车辆支持,赢得村民广泛赞誉。车身上“党建引领·振兴有我”的红色标语,正是初心使命的外化。思想之魂深植于心,使偏离宗旨的行为成为全体成员不想的选择。
杰麦村通过构建“不敢、不能、不想”的治理闭环,生动彰显了“组织起来”的磅礴伟力,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基层政权根基,成功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下一步,杰麦村将持续深化“党建强链”工程,将运输公司的成功经验拓展延伸至农机服务、特色加工等领域,推动更多产业在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红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