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瞭望丨擦亮精神刀锋 锤炼血性铁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谢宏路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5-08-20 06:37:57

擦亮精神刀锋 锤炼血性铁骨

——铭记抗战伟大胜利、锻造英雄人民军队③

■谢宏路

战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较量。

一往无前的血性胆魄、不畏强敌的铮铮铁骨,是军人信念、情感、意志、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不仅关系作战胜负,更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英勇出征,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东北抗日联军率先掀起武装抗日行动并独立奋战,八路军未待改编就绪即挺进抗日前线,新四军各支队陆续挺进敌后展开斗争,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英勇开辟华南敌后战场……人民军队以铮铮铁骨迎战强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英雄群体,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千千万万抗日将士,向死而生,以血肉之躯护卫河山。历经14年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我们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回望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人民军队之所以勇敢迎战、愈战愈勇、越战越强,重要原因就在于这支军队具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血性气概,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历史如同丰碑和路标,给人启迪和指引。当前,虽然我们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但军人的血性不能丢,依然需要擦亮精神刀锋,锤炼血性铁骨。习主席强调:“军队是要打仗的,打仗就要有打仗的样子,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铭记抗战伟大胜利,继承和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培育过硬战斗作风,培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才能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才能更好地以强军支撑强国。

血性铁骨要用理想信念铸就。雄师“气”自多,彰显军魂力量。自人民军队诞生起,我们党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淬炼队伍,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武装官兵,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锻造雄师劲旅。理想信念是军人精神上的“钙”。有钙质的骨头最坚硬,有信仰的心灵最强大。不管面对何种强敌,都能决然胜利于逆境险境;不管面临多少挑战,都能从容应对实现变革图强。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官兵进一步筑牢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思想根基,补足为初心使命而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钙”。一支把坚定信仰信念融入血液、注入灵魂的军队必然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血性铁骨要用实战实训磨砺。军人的血性铁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来的。抗战时期,许多战士在还是孩子年龄时就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经过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后,他们的战斗意志不断强化,战斗本领不断提升,成为一群骨头最硬、意志最坚的人。血性铁骨需要淬炼,胜战精神需要砺刃。今天,我们应引导官兵自觉把实战实训作为培育战斗精神的“磨刀石”,在军事实践、重大任务中,在直面血与火、苦与累中全面摔打磨炼。应立足最复杂的情况,设危局、构险境,加强针对性、检验性、对抗性训练,把战斗精神培育渗透到每个训练课目,使战斗精神在实战实训中淬火升华。

血性铁骨要用优良传统熏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70面鲜红的荣誉旗帜,像一束束燃烧的火炬,展示着先辈们的铁血荣光,激励着英模部队官兵弘扬抗战精神、永葆传统本色。我们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学习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历史故事,涵养家国情怀,强化忧患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应当注重从我军优良传统中获取力量,坚持学好党史军史,讲好战史战例战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英雄们的斗争血性和无畏气概代代相传。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648位抗战老兵留下血红手印。“只要打不死,就要站起来!”在惨遭侵略的黑暗时刻,人民军队以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勇顽强,夺取了抗战伟大胜利。今天,虽然远离了当年的炮火与牺牲,但仍要为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敢打必胜、一往无前;虽然击退了当年的侵略与蹂躏,但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仍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从抗战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擦亮精神刀锋,锤炼血性铁骨,英雄的人民军队必能在新征程上不断以新的胜利告慰前辈和英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