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坐拥广袤林海,林业资源既是生态屏障的根基,也是绿色发展的富矿。如何让沉睡的山林焕发经济活力,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该市以创新为钥,在江口县探索出“三步走”路径,从碳汇交易让“空气变现”,到林权流转激活“绿色资产”,再到产业融合筑牢“生态粮仓”,步步为营推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蹚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新路子。
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推动碳票变成“发展钞票”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造林碳汇方法学》,认真开展林业碳汇资源摸底调查,摸清目前全市满足林业碳汇开发面积68.99万亩。全国CCER项目重启后,江口县联合多部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暨林业碳汇司法实践衔接机制,不断推进“林业碳汇+司法”融合,积极拓展生态环境替代性赔偿新路径。
全省首批首张“林业司法碳票”——铜仁城投集团绿源林产有限公司碳票在江口县完成交易,监测期碳减排量23985.28吨,已出售693吨,交易金额58943元,用于森林资源案件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
全国首批全省唯一进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项目——江口县林业碳汇CCER项目,目前正在接受第三方审定机构审定。
探索林权产品交易,推动森林变成“绿色银行”
破解林权流转堵点,探索开发林权产品交易,开展单株活立木“数字资产”交易试点,全省首张“活立木数字资产证”落户江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
江口县印发《活木交易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单株活立木种养交易及采伐利用指南》《单株活立木数字资产制证指南》《单株活立木不动产登记指南》《活立木数字资产交易细则》,建立活立木交易平台,目前通过平台已交易活立木204株,交易总额15.45万元。
创新推出“梵净生态账户”,有效打通生态—金融—经济“转换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可度量、可抵押、可变现。
探索林业经济价值,推动产业变成“特色粮仓”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聚焦“林下经济+精深加工+生态文旅”,打造立体化产业链,推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
推广林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发展模式,健全产业项目验收机制,以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为重点,打造国家级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成和改造优质高效油茶示范基地20万亩。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项目,大力发展楠木、榉木等珍贵林木产业,建成优质林木资源基地150万亩。
科学合理开发森林康养,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蜂”“林+鸡”等林下种植养殖,积极推动“以竹代塑”,促进藤竹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开发油茶系列产品、木竹制品,建立“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利益链接机制。
通讯员:黄岚泽
一审:肖咏
二审:邓欢旭
三审: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