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贵州手机报 ·新闻排行
关键词:
贵州 黔哨 评论 旅游 文化 娱乐 体育 教育 图解 国内 视频 亲子 黔茶 经济 金融 品牌 法治 社区 名博 健康 扶贫 生态 电商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铜仁市  >  区县信息  
贵州思南:生态茶香飘海外 绿色产业兴乡村
2025-08-13 17:13 作者: 来源:多彩贵州网
贵州手机报 | 新闻客户端  | 新闻热线:96677 | 投稿

  作为思南县“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布局的核心板块,生态茶产业正以蓬勃姿态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思南县始终将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壮大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等组合拳,持续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今年上半年,这一努力结出丰硕成果——记者从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获悉,1——7月,全县累计出口茶叶1038.2吨,总产值达1629万元,产品跨越重洋,远销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成为激活地方经济、助推产业振兴的“黄金引擎”。

生产车间忙不停订单飘红映初心

  走进思南县经开区的贵州博朗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的嗡鸣与茶叶的清香交织成独特的“丰收交响曲”。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茶叶分拣、精制、包装,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对品质的坚守。

  “这批红茶是发往英国的订单,客户对茶多酚含量和农残标准要求特别高,我们从鲜叶收购就开始严格检测。”车间主管一边盯着智能分拣设备的参数,一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博朗茶业今年已出口的998.2吨红茶,覆盖了欧盟、美国、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凭借稳定的品质,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复购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

间接出口辟新路品质突围显底气

  与博朗茶业的直接出口模式不同,贵州茶润天下茶业有限公司选择通过外贸合作伙伴拓展海外市场,同样交出亮眼答卷——上半年累计出口红茶、绿茶40吨,其中一款红碎茶更是凭借“栗香持久、滋味鲜爽”的特点,入选了立顿红茶的专属采购茶。

  “间接出口虽然要经过中间商,但更考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负责人拿出一份厚厚的检测报告,“你看,我们的茶叶农残检测项目达586项,远超国际标准,这就是我们敢闯国际市场的底气。”

  通过与上海、广州等地的外贸企业深度协作,该公司成功打通了从生产基地到海外终端的全链条,让思南茶叶的清香飘进了更多海外家庭。

生态基底筑根基全链发力谋长远

  “高山出好茶”的背后,是思南县对生态茶园的精心管护。在张家寨镇的万亩生态茶园基地,记者看到太阳能杀虫灯与害虫诱捕器错落分布,茶农们正按照“欧盟”的出口标准进行夏季管理。

  “全县18.89万亩生态茶园,有15.25万亩已进入盛产期。”县茶桑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介绍,为提升原料品质,当地还推广了“茶+林”的立体种植模式,既保护了生态,又增加散射提高茶叶的品质。

  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全链条的协同发力。近年来,思南县不仅引进了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色选机等先进设备,让鲜叶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缩短。同时,县茶桑中心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了技术服务专班,从种植到加工全程提供指导,并定期组织企业参加茶叶展会,为企业搭建“走出去”的平台。

乘势而上拓新局品牌扬帆再出发

  “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鼓励企业提升品质、加强品牌建设、拓展渠道,力争在出口量和产值上实现新突破,让思南茶叶在国际市场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县茶桑中心负责人表示。

  从山间茶园到国际市场,思南茶叶的每一次跨越,都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思南县正以茶为媒,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茶香动力”。

通讯员:刘汉滨

一审:肖咏

二审:邓欢旭

三审:文波

编辑:肖咏  
返回频道首页 进入论坛
相关阅读
全面深改围绕六大领域立柱架梁夯制度 深刻改变中国    2016-12-29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2016-12-29
【深读深改】架梁立柱夯制度 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    2016-12-29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一】深化流通供给侧改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016-12-19
 
 
新闻推荐
专题策划
新闻排行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20010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212006001
营业执照:520115000201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