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简介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办事指南 政务公开 区域金融 金融知识 公告信息 热点专题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厦门市分行 > 工作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召开2025年上半年厦门市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字号 文章来源: 2025-08-06 15:17:0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7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召开2025年上半年厦门市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于宏凯、统计研究处副处长潘望春、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王玮、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周超出席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办公室副主任陈慧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办公室副主任陈慧: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厦门市金融运行情况的了解,增强社会公众对金融工作的支持,强化正面发声,回应社会关注,提升新闻宣传实效,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今年启动了新闻发布会工作,今天召开2025年上半年厦门市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上半年厦门市金融统计数据情况,金融“五篇大文章”推进情况,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情况与金融市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推广应用情况。

今天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网、中国网、金融时报、福建日报、东南网、厦门日报、厦门广电、厦门晚报、厦门新闻广播、海西晨报、海峡导报等13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感谢大家对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工作的支持!

今天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厦门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于宏凯、统计研究处副处长潘望春、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王玮、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周超,为大家介绍解读相关工作,并回答记者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厦门市金融统计数据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统计研究处副处长潘望春: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上半年厦门市主要金融统计数据情况。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金融数据呈现“总量增、力度大、结构优”的特征,为厦门市经济持续向好贡献了显著的金融力量。

厦门市金融总量稳步增长。6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9.74%;比年初增加1042.0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3.27%,比年初增加643.32亿元,如果剔除票据融资的扰动,则比年初增加930.78亿元,同比多增309.47亿元。除了贷款以外,表外融资、直接融资等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也发挥重要作用,6月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余额30946.04亿元,比年初增加1662.09亿元,同比多增349.36亿元,同比增长8.45%,与辖区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金融支持生产经营活动力度显著。不考虑票据融资,上半年贷款主要投放生产经营领域。分主体看,境内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85.4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4.39%,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各约一半;住户部门中长期经营贷款增加104.61亿元,同比多增45.60亿元,体现了银行体系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活动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厦门市涉外收支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897.23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2.49%。其中,跨境收入447.03亿美元,同比增长4.74%,逆差3.16亿美元,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分细项看,服务贸易总体保持活跃,跨境收支总额52.56亿美元,为近五年来历史同期次高。直接投资规模稳步增长,跨境收支总额136.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24%,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库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高效办理各项预算收支业务1666万笔,金额合计7155.04亿元。积极落实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累计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业务131.28万笔,金额11.62亿元。积极稳妥开展6期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累计投放资金220亿元,收回160亿元,实现利息收入1377.58万元。做好储蓄国债“普惠金融”大文章,国债下乡销量8614.5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72%,创历史新高。

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推进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于宏凯: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进展与成效。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资源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聚,支持厦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共落地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265亿元,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各类政策带动银行投放相应贷款约230亿元。2025年6月末,全市科技贷款、绿色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一、坚持内外联动,持续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

对外深化部门合作,联合金融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制定、信息共享、重点企业项目融资对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等全链条协作。对内强化组织领导,行内搭建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内部资源配置,凝聚全行合力。指导金融机构建立工作专班、完善内控制度、明确牵头部门、优化考核激励。

二、坚持同向发力,充分释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效能

一是逐步完善“1+N”政策框架。牵头拟定《厦门市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先后出台金融支持科技、普惠、绿色、养老、消费等领域政策文件,细化政策举措,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制度更加完善,政策框架更加牢固。二是持续发挥“1+1>2”协同效应。用好用足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推动央行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协同支持,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技术创新基金”“碳减排支持工具+技术创新基金+碳效益挂钩贷款”“支小再贷款+增信基金贷”等合作模式,发挥财政贴息、融资增信、风险补偿等叠加支持作用,助力实体经济贷得到、贷得省。

三、坚持精准发力,稳步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四大”专项行动。聚焦科创、“两新”、普惠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支持“两新”、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金融支持全面乡村振兴等四个专项行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金融机构共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数超1.4万户,累计信贷支持超535亿元。二是形成金融“五篇大文章”“四库”。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并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企业库,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今年上半年支持库内重点企业累计获贷628亿元。向行内、金融机构征集复合型、专业化、高水平金融业务人才,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专业人才库,共同参与金融“五篇大文章”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并上报我市先进特色做法案例,编制金融“五篇大文章”精选案例库,加大金融机构先进经验交流分享和工作成效宣传。组织辖内银行编制并发布“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库,涵盖135款特色金融产品,切实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便利性和获得感。

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情况和金融市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王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介绍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和金融市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聚焦重点企业,加强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025年上半年厦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161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88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一是持续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支持优质企业凭收付款指令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无需事前逐笔提供单证。截至2025年6月末,优质企业已扩大至1054家,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919亿元。二是持续推动两岸融合业务创新创优。继续推进两项对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台胞境外人民币购买投资产品业务试点银行网点增加至140个,台胞在厦商品房交易相关跨境人民币结算量3084.71万元。

金融市场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资金融通作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2025年上半年支持全市非金融企业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836.2亿元,占全省54.16%,位居全省第一。企业债券融资加权平均利率2.20%,同比下降34.6个基点,为企业节约利息成本约2.89亿元。二是充分发挥债券市场服务“五篇大文章”作用。推动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福建省首单银行间市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科技创新债券,规模8亿元。支持厦门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30亿元。全市共12家金融机构开办柜台债业务,累计交易规模18.52亿元,投资者类型实现个人投资者、非金融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全覆盖。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周超: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介绍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建立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探索银行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实现资金流信用信息全国联网、实时在线、按需共享,创新形成中小微企业资金流水信息全国集中统一联通共享新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将资金流信息平台作为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细化政策指引、搭建应用机制、广泛宣传推介,引导辖内15家已接入银行迅速开展应用推广工作,推动资金流信用信息与银行信贷业务相融合,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放贷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一是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资金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细化工作任务,建立统计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按月跟进督导,迅速扩大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范围。截至2025年6月底,辖内银行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促成1200余家企业获得贷款,授信金额累计246.5亿元。二是组织开展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培训,加强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案例交流,调研摸排平台应用中的难点及问题,引导金融机构构建资金流信用信息深度应用机制,畅通服务链条,支持信贷资金精准直达中小微企业。如厦门某科技有限公司为试剂检验盒塑料配件制造商,近几年营收下滑,经营弱化,且为信用白户。兴业银行厦门分行通过平台查询发现其经营流水稳定增长,综合判断其经营稳健,第一还款来源可靠,给予1000万元授信,解决企业技术升级的资金缺口。三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宣传,联合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多轮宣讲,引导金融机构多维发力,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营业网点、业务办理等渠道介绍平台政策及操作流程,扩大资金流信息平台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培育企业用信增信意识。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将加快推进辖区法人银行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逐步实现辖区银行机构全覆盖,同时推动已接入银行持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深入挖掘资金流信用信息数据要素价值,多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答记者问

厦门日报记者:

请问今年上半年厦门市信贷结构有什么主要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统计研究处副处长潘望春:

感谢您的提问!

上半年,厦门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助力实体经济调结构转动能稳市场。一是制造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2135.36亿元,比年初增加183.03亿元,同比增长11.06%。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15.44亿元,同比增长15.09%,高于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8.89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贷款呈恢复性增长。6月末,全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281.75亿元,比年初增加59.54亿元,同比增长2.25%,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6月末全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10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49亿元,同比增长18.23%,连续6个月环比增加。三是科技贷款持续快速增长。6月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2497.31亿元,比年初增加199.33亿元,同比增长16.95%。四是对绿色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728.16亿元,比年初增加337.74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52.50%。

中国新闻社记者: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回升向好。如今在厦门的落地效果如何?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于宏凯:

感谢您的提问!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发布三类十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政策内容及在厦门落地情况如下:

一是数量型政策,具体有两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相关政策已全部执行到位,合计释放长期流动性31.14亿元。

二是价格型政策,具体有三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相关政策均已执行到位,其中政策利率下调带动LPR下行,推动我市6月新发放贷款利率环比下降0.18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预计可为居民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1.7亿元。

三是结构型政策,具体有五项: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截至6月末,全市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09亿元;已发放服务消费与养老相关贷款8亿元;已运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为13家上市公司新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共计17亿元;我市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已全部投放完毕。

东南网记者:

今年是厦门市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十五周年,这十五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在优化人民币跨境结算,帮助企业“走出去”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王玮:

感谢您的提问!

厦门市于2010年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这十五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决策部署,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积极挖掘人民币使用潜力,持续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企业“走出去”。2011-2024年,厦门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年均增长率26.9%。2024年,厦门市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4284.36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的32%,创历史新高。一是不断完善支持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工作机制。建立“政策联动、招商联动和宣传联动”三大联动机制,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和支持企业对外结算采用人民币。二是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持续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凭收付款指令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资本项目收入在境内使用,推动形成“银行越合规越自主、企业越诚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环。三是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服务。指导银行用好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境外放款和境内银行境外贷款等多项政策,助力“走出去”企业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降低资金成本。2024年,指导辖内银行发放了82亿元境外人民币贷款。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将继续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的原则,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不断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市场主体提供多元化的币种选择,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

海峡导报记者:

企业如果有融资需求,如何了解和使用自身的资金流信用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周超:

感谢您的提问!

资金流信用信息源自企业日常经营流水,是中小微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优质信用信息,突出表现在:一是资金流信用信息能够反映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等,可以直接衡量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信用声誉和信用能力;二是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信息,通过最近三年的资金流信用信息,能够有效反映一个中小微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资金流信用信息具有覆盖面广的优势,所有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均有自己的资金流信用信息,实现了对中小微企业的全方位覆盖。

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可通过“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网页、微信小程序等方式登录资金流信息平台,绑定银行账户,授权贷款银行查询本企业某一个或多个银行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让贷款银行可以更加全面精准评估自身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和履约能力,推动自身资金流信用信息流转运用,提升融资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办公室副主任陈慧:

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会展北片区展鸿路100号 邮政编码:361008 电话:0592-5890900 传真:0592-5857526
京ICP备05073439号 网站标识码:bm2500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16号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