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老外在福建   |    直观中国    |    融播报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产业    |   热点专题 
  • 南平延平持续上新消费场景 释放“夜经济”消费潜力
    从传统的餐饮、购物延伸至科普体验、非遗演出、旅游观光等,瞄准“夜经济”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近年来,延平区持续上新夜间消费场景,丰富夜间消费业态,为这座山城增添文旅新活力。
  • 宁德:执“融合之笔” 绘“诗与远方”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宁德坚持以文兴村,秉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发展并举的理念,将璀璨夺目的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打造出“古村落+文创”“白茶+民宿”“摄影+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
  • 一湾活水满城欢 福州“亲水经济”带火暑期文旅消费
    从内河的柔波,到海浪的奔涌,再到山涧的激荡,这个盛夏,福州以水为媒,奏响夏日的精彩三重奏。“亲水经济”的蓬勃脉动中,一湾活水,正点染整座城的清凉。
  • 厦门中山路:万国商埠的黄金记忆
    从1925年动工兴建,到如今,走过了100年岁月的中山路一直是厦门最繁华、最摩登的商业街,见证了厦门从海防要塞到通商口岸,到改革开放前沿,再到现代都市的沧桑巨变,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厦门人的城市记忆。
  • 如何因地制宜,走出具有山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崇仁的答案是——“古文明为魂、新业态为翼”。当地主动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设,让文化激活乡村、让旅游带动产业、让人才推动振兴共富。
  • 漳州市华安县这座常住人口十几万的山区县,以康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将绿水青山变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乡村焕发活力的金山银山。
  • 正值暑期,厦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点位受到市民游客青睐。区别于其他线路,红色游和文化游等游览形式,不仅让市民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更可感可及,也更能对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 泉州市文旅局创新推出团建定制游服务,以泉州千年文脉为底色、非遗技艺为纽带、创新演艺为亮点,依托“一部手机游泉州”智能平台,为品牌企业、精英团队提供“可触摸、可参与、可共鸣”的文化团建新范式。
  • 福建:乡建乡创 一场田园追梦
    在田园追梦中,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答案;在乡村振兴中,越来越多的“福建样本”提供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 龙岩永福镇:贴心服务成就茶樱共生
    漳平市永福镇独特的“茶樱共生”景观,不仅是台商台农近30年匠心的结晶,更是漳平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台企扎根发展的生动写照。
  • 从“一帮一”到“多帮一”,再到全域普法,福鼎市关工委“五老”关爱团持续用银发力量为社会筑起一道道坚实的法治防护墙。
  • 金井镇深化落实“大党委”工作机制,挂钩市领导下沉镇村担任“大党委”书记,统筹协调多部门构建的“党建+渔船管理”联动体系,展现智慧渔港平台应用、海上安全治理成果,托举起万顷碧波的安宁与活力。
  • 近年来,鲤城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从服务优化、机制创新、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法律服务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打通普法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为鲤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宁德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将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纳入战略发展布局,强化责任担当,深化综合治理,打造“全域联动、全民共治、全面夯基”立体化防控体系,推动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 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下)
    福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协同推进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海上福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5万亿元。
  • 泉州:迎来数字时代的“祈风时刻”
    再次接过历史重任的泉州,将成为与世界对话、向未来前行的“数智先行官”,全力构筑开放包容、创新引领的全球对话平台,共同开拓“数字丝路”的新未来。
  • 从农村校成绩跃升到城区学校师资合理分配,龙岩连城全域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有效破解教师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起“县级统筹、学校自主、有序流动”的教师管理新生态,为区域教育公平注入制度性动能。
  • 莆田市自然资源局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打造“空天地网”一张图监管品牌,通过“星机塔人网”一体化监测模式,为74.11万亩耕地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构建起耕地保护的“智慧防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 近日,省数据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方案》,正式启动我省数据企业常态化入库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数据企业精准服务和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古田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创新搭建AI“无感”智慧监管指挥中心,走出了一条“监管智能化、信息阳光化、治理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管新路径。
  • 湿地保护 福州新起点上再出发
    7月31日,福州市召开湿地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分享了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的喜讯,并全景式地展现了福州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 福州闽清:涤却浊流泛清波
    清栏退养、截污纳管、生态修复……一场全域治水的立体攻坚战,让闽清“母亲河”重漾碧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正沿梅溪两岸铺展。
  • 今年以来,泉州把2017年提出的、至今成效显著的“生态连绵带”建设作为落实构建“从山顶到海洋”保护治理大格局的主线,持续提高生态蓝绿本底“含金量”,形成“山—城—江—海”生命共同体示范样板。
  • 今年来,建宁县政府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开展建宁梨产业绿色低碳体系创建,通过搭建绿色低碳果园评价体系、开展绿色种植技术评价及产品碳足迹核算,创新提出“建体系+评技术+算碳账”模式。
  • 近年来,永春县系统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重塑,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479亩,并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立体养殖和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实现“黑色煤都”向“绿色宝地”的跨越性转变。
  • 福州用数据给出了答案:全市湿地总面积19.4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14%,湿地保护率达55.33%,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其背后的探索与努力,也为全球滨海湿地保护贡献了福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