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名筑小区建于2005年,总楼栋44栋,共有居民175户。作为一个别墅小区,居民收入高、文化素质高、自我维权意识强,对小区的居住环境、配套服务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前物业公司在小区18年的不作为服务中,小区品质逐渐下降,环境脏乱差,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业主与物业矛盾重重,大家急于求“变”。面对这一治理困境,蜀峰湾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本、以民主协商为主,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在蜀峰湾社区党总支组织指导下,2023年6月底更换物业公司合肥衡顺物业,2023年9月,顺利召开业主大会,成功导入“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从“怨声载道”到“和美小区”
“高档别墅区,低配服务区”“维修姗姗来迟,保安老态龙钟”“乱搭乱建像野草疯长”业主们纷纷抱怨,最揪心的是,物业对业主反映的问题置若罔闻。面对积重难返的治理困局,蜀峰湾社区广泛梳理居民意见建议后,决定以“三个一”行动破冰:首先是一马当先组建物管委,让居民参与小区议事当家作主。召集居民代表开会,推选物管委成员候选人。2023年6月 25日,蜀山名筑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弥补了小区业主组织的缺位,保障业主权利得到充分有效行使。其次是一鼓作气启动物业选聘,导入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会不会是换汤不换药?”“能不能真正起到作用?”推行信托制小区治理宣传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居民由于不了解而对信托制小区治理产生抵触心理。为此,蜀峰湾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走进小区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多方沟通,广泛宣传“信托制”物业治理模式和运营理念,讨论导入信托制物业模式的可行性,动员更多的业主参与,提升居民知晓率,让居民从前期的怀疑到了解再到相信“信托制”物业,最终历时一个星期,83%以上居民投票同意实施信托制小区治理。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收集到了小区居民的诸多需求和意见建议,及时记录、集中反馈,物业公司积极反应、及时处理,成功搭建起物业与居民之间的“信任”桥梁,汇聚社区共治共建合力。最后是一抓到底推进环境整治,让积弊顽疾在信托制模式下冰消雪融。自导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以来,逐步形成了物管委“出卷”、物业“答卷”、群众“阅卷”的生动局面。每周协商议事的“绣花针”,穿起小区治理“千条线”,居民们共商共议小区发展。从31车陈年垃圾的清运到200棵香樟的整形修枝,从智慧安防系统升级到700㎡绿化补植,从小区入口增设微景观到引导小区人车分流,新模式下物业服务,以绣花功夫还小区全新容颜。“小区正在一点点变漂亮、变美观,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心情好,心气顺,互相关心取代了对小区环境的怨声载道,这多好啊!”居民刘女士感慨地说。
当2024年第四季度金牌物业经理与金牌物管委的荣誉双星闪耀,当“和美小区”的牌匾映亮群众送来的锦旗,信任的种子在双向奔赴中生根发芽。这一系列的积极变化,生动诠释了信托制物业在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构建幸福和谐家园中的重要作用。
从“各扫门前雪”到“共治绘新景”
从“无人管”到“全员管”,从“被动等”到“全员治”,蜀山名筑以信托制物业为引擎,慢慢摸索出“三微治理”新路子:微网格管到屋檐下。“邻里微网格”每天对小区进行巡查,每个网格配齐“三件套”:1名红色小管家 、1支由热心居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1本动态民情账。去年10月,志愿者在巡查小区时发现围墙墙基下沉,墙体出现裂缝,部分围墙已经倾斜,于是第一时间上报,物业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上个月的一次例行巡查,当行至沿街门面房后巷时,一阵浓烈的糊味引起了她们的警觉,于是迅速循着烟味展开排查,最后锁定是大厨房餐饮的后厨区域,便立即联系餐饮企业工作人员,拨打119并上报相关部门,在等待消防队赶来的过程中,和企业员工们用灭火器对初期火源进行扑救,后消防队赶到并成功扑灭了火源。微管家盯住关键事。组建由物业人员、“能人”“闲人”退休干部组成的“特勤小队”:水电工老周是“应急管家”,承诺30分钟内到场、园艺师王师傅是“绿色管家”,在微信群里教大家养护绿植的知识、律师在职党员组成“法务管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微项目凝聚众人心。小区引进“信托制”物业,设立“家园共建资金”,居民可自主申报微项目。由于小区部分水系被填埋,有造成内涝和外墙开裂的风险,居民杨大姐发起了“恢复蜀山名筑小区景观水系”的倡议书,呼吁毁绿种菜、圈地入院的业主自行退出侵占公共部位,确保小区后期水系改造工作顺利推行。杨大姐的倡议在业主群发起后一呼百应,目前此项目将作为议题在业主大会进行表决。
“过去物业费像泼出去的水,如今成了大伙儿的钱,能查账、能立项、能救命,这才是当家作主的感觉!”小区史大姐高兴的说。如今,居民们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常态化开展邻里守望、安全隐患排查、小区环境美化等服务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下一步,蜀峰湾社区还将继续深化信托制小区治理的内涵,引导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小区自治,让小区真正变成“人在小区走、事在小区办、情在小区结”的幸福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