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茶产业 乡村振兴创新篇
近日,记者走进万氏留香下党红新茶厂,机器轰鸣,工人正忙中有序调试设备,一袋袋鲜叶运送到点上秤,首条在下党乡落户的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在下党红新茶厂投入运行。茶厂内,只见全自动传送带如银龙蜿蜒,满载青翠茶青的升降机平稳上行;十组不锈钢萎凋槽蒸腾着湿润茶香,十一台高频振荡的揉捻机正唤醒茶叶活性,整个厂区弥漫着清甜花果香,演绎着传统制茶工艺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这座由福建省万氏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寿宁县政府携手打造的现代化茶厂,于今年8月4日正式投产,占地18亩的厂区内,国内领先的萎凋联动线、自动揉捻机组与欧盟标准洁净车间有序运转。鲜叶通过专用电梯实现立体化运输,历经萎凋、摇青、揉捻、打散、理条、发酵、炭焙等18道工序,最终在负压除尘环境中完成精制。
万氏留香下党红·下党茶厂厂长 吴小海:
我们从茶农处收购茶青后,将其输送至传送带,随后依次进入萎凋、摇青机组,接着再到楼下的揉捻机组。揉捻机组做完以后,再依次经过解块、发酵、烘干,毛茶的工序就完成了。
下党红新茶厂从鲜叶入场开始,就采用了全自动加工生产,并通过独特的“楼上楼下”垂直生产模式,充分实现茶叶生产加工的全过程智能温控和流程优化,确保茶叶品质稳定如一。
万氏留香下党红·下党茶厂厂长 吴小海:
我们建成这座全流程智能化工厂,产能较传统生产能提升30%。凭借着新生产线精制加工能力,通过采用全自动化分拣+多层智能质选、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中的异物风险,确保每一批原料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新厂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成为惠及乡邻的致富引擎。目前工厂已吸纳本地就业30余人。 近年来,福建省万氏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工厂生产+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与农户结成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茶园基地、茶园流转、茶叶包销,解决就业问题等。2023年销售收入达5063.69万元,辐射周边茶农生态茶园管理及多村农户1260户发展茶业种植生产;2024年销售收入达6842.80万元,辐射周边茶农生态茶园管理及多村农户1310户发展茶业种植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从“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闭塞山乡,到如今国际峰会国礼茶的诞生地,下党乡的蜕变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注脚。随着新厂投产,“下党红”年产预计能跃升至茶青280万斤,产干茶80万斤,预计带动茶农综合收益提升20%以上。接下来,企业将持续深化“东方故事”文化IP建设,让千年制茶技艺搭载智能化快车,在氤氲茶香中绘就“以茶兴业、以茶富民”的振兴新图景。

热门阅读
- 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 变本加厉
- 习近平指导《正定古今》成书 —— 二十九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对正定的历史文化传承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 习近平如何让“高产穷县”打赢翻身仗? —— 二十八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在生活上‘习以为苦’,工作上‘勤以为常’》
- 北大录取通知书存语病,是吹毛求疵还是精益求精?
-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
- 虎头蛇尾
- “深夜换届”,到底急的啥?
- 从“人才九条”看习近平的得人之道 —— 二十七评《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制定‘人才九条’的过程,也是正定解放思想、促进改革的过程”》
- 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