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完成50% 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央视新闻 | 2025年08月20日 13:18:16
央视新闻 | 2025年08月20日 13:18:1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近日,记者通过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了解到,由中储国能在河南信阳打造的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开挖已顺利完成50%,这标志着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

  30万方的地下储气库,相当于130个奥运会标准泳池注满水的体积。地下储气库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扮演着核心基础设施的角色,它决定着储气量、系统效率以及安全性、稳定性等重要因素。

  信阳地下储气库,30万方“内藏乾坤”

  河南信阳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是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建成后,预计发电量可达4.2亿度/年,能有效提高当地电力系统的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该电站地下储气库采用了“高效自流排水系统”和“突破性超大洞径”等独特设计。地下储气库因地质原因引发积水,一直是困扰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安全及施工效率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这次,技术人员开创性设计的高效自流排水系统,通过合理设计储气库的纵坡度、降低储气库内部水位,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长期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储气库内排水系统建设,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降本增效,国内首个15米超大径设计

  此外,该项目还具有一大亮点,国内首次突破性开展15米超大洞径设计,这一创新设计使储气库的有效容积提升到30万立方米,相较以往最大设计,规模提升了300%。在确保结构稳定性同时,为300MW级大规模储气系统提供了充足空间支撑,大幅提升了单位硐室储能密度和工程经济性。洞径扩大了50%,经简单测算,仅此一项,成本降低2亿元,真正做到了安全、高效、经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首创水平进洞施工,完美解决地质难题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水平进洞地下储气库,与传统方式究竟有何差异,又有什么优势?

  传统的垂直进洞或斜井进洞施工,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而水平进洞施工风险相对较低,与竖井相比,成本更低,施工交通运输更为便利。

  技术团队在压缩空气领域首次采用的水平进洞技术,可沿着岩层走向或稳定地层延伸,灵活避开断层,有效解决涌水带等不良地质问题。相较于垂直竖井,其能更精准地选择围岩完整性好、抗压强度高地岩层作为洞身主体,减少因深部地质突变(如软岩夹层、高水压区)导致地施工风险,在环境影响、经济性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编辑:苏璇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顺利完成50% 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