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贵港某校因向考上清华的女生颁发百万元奖金被当地教育局通报并定性为违规宣传。此事也在网上引发热议,评论区惊现“别去上了,再来一年,再挣100万”的声音。十年寒窗竟被当作“复读生意”来讨论,教育的光荣榜硬生生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这不禁引人深思:为什么一些人的教育价值观会扭曲到这种地步?
重奖学子本无可厚非,百万元奖金不是小数,若单纯作为激励,自然能激发孩子好学上进的热情。但把这笔奖学金拿来做招生广告,性质就变了,等于把教育推进了功利化的深渊。若寒窗苦读是为了“重考提现”,知识的尊严、成长的喜悦、理想的追寻该何处安放?精神的丰盈与人格的塑造,岂是金钱所能买到?
不要觉得评论区“别去上了,再来一年,再挣100万”的声音刺耳、荒诞,其实这已不是新鲜事:温州民办学校打出考入“清北”奖励50万元的招生广告被叫停,山东一民办高中重奖考入“清北”学生被通报,还有各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炒作“状元”却仍有学校铤而走险……这些案例的背后,是民办学校的招生困局。有的学校地处三四线城市,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便把“重金招聘”当成了生存法则。当教育沦为买卖,引发“复读提款”心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我们并非一概否定奖励。对于寒门学子来说,这笔奖金或可解学费之困,或可让家人生活更好。真正令人痛心的,是教育生态的失衡。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白纸黑字要求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可是,某些学校依然把学生当作“高分提款机”。学者陈志文曾说过:市场敢这么玩,是因为老百姓迷信“名校点石成金”。他进一步指出症结所在:将学生成就完全归功学校,掩盖了家庭土壤、个体努力等核心变量。
真正的教育激励,应在金钱之外别有洞天——央视《开学第一课》里钟南山追溯“敢医敢言”的从医初心、航天员在苍穹之上讲述追梦星海的执着、科学家在实验室展现“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这些精神火炬,远比百万奖金更能点燃持久的心灵之火。《礼记·大学》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说,真正的教育在于彰明美德、革新民心、达至善境。如深圳推出“教育成就银行”,以志愿服务兑换学习资源;杭州有校长拒发高考奖金,而是亲自为毕业生提笔撰写推荐信。这无不印证着一个道理:比金钱更珍贵的,是赋予学子精神坐标与成长可能。
金钱或许能买来招生季的门庭若市,但浇灌不出人才的坚实根基。真正托举孩子飞翔的力量,是知识积淀赋予的视野,是健全人格孕育的底气,是超越功利的精神追求。
应谨记,教育的终极使命,从来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塑造心怀明德、肩担大道的追光之人!
◎程泽林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