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镇——鲁溪镇地处武宁县的东北部,北倚幕皋山、南濒庐山西海,全镇下辖16个村(社区)、1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万余人。全镇地域面积1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水域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以上。鲁溪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更因孕育了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的武宁采茶戏而声名远播,被县政府授予“武宁采茶戏艺术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鲁溪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强县作示范 绿色崛起勇争先”总体战略,聚焦“六大定位”,推进“四个创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镇上下团结一心,用奔跑之姿、拼搏之态、奋进之势,奋力谱写出经济社会发展新画卷。
一是“小切口”讲通“大道理”,谱写“暖民线”。充分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鲁溪镇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方式,引导辖区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志愿者们进村入户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用朴实的语言向辖区群众讲述移风易俗给生活带来的益处。同时,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好人宣讲‘声’入人心”事迹宣讲,树立鲜明榜样。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为抓手,引导村民群众用言行传递社会正能量,共同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
二是“微活动”传递“大文明”,谱写“乐民线”。鲁溪镇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形成“平台+基地” “活动+服务” “常态+特色”的基本框架与模式,真正实现了把活动场所建在群众的“家门口”。组织书香阅读、送戏下乡、“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梅颜村党支部成立“竹林堂”诗社,会员都是地地道道的本村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开展诗词、对联、戏曲研讨创作和书法练习,让百姓在书墨的芳香中改变赌博陋习,走下赌桌,坐上书桌。“梅颜诗社竹林堂,亦撰亦耕翰墨香。满腹豪情也雅韵,铺开大地写华章。”这是原梅颜村党支部书记夏涓源发表在竹林堂诗社首刊上的一首诗,也是竹林堂诗社成员的真实写照。
三是“小行动”保护“大生态”,谱写“惠民线”。依托“两国道一高速”的交界的区位优势,鲁溪镇努力打响赣北重镇、赣北商贸桥头堡品牌。持续优化集镇功能,投入5万余元对破损的集镇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对管网系统持续升级。加大集镇农贸市场、长宁湖公园广场、公共厕所、沿街户等重点区域保洁力度,对沿湖进行清理、河道进行清淤,共清理垃圾720余吨,做到水清河美。拆除集镇27处乱搭乱建建筑,以坚定决心、严格标准、务实行动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切实把“文明指数”转化为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是“小特色”支撑“大产业”,谱写“利民线”。鲁溪镇积极做好“一红一绿一条鱼”三大主导产业文章,高山白茶产量稳步提升,2024年采摘量达12000斤,带动1000余人就业,清元茶叶荣获江西省“首批省级科技小院”项目,并入围推荐创建第五批中国农技协(江西)科技小院名单。高山辣椒种植面积扩增300亩,鳗鱼养殖产业出售鳗鱼230多吨,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川芎、黄精、白术等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3+N”产业格局进一步发展壮大,成功争取并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绿源”“田铺”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获省级农民合作社称号。
五是“小事情”诠释“大关切”,谱写“便民线”。鲁溪镇共投入约2900万元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全镇国道沿线行政村已全部铺设主管网,入户管网已接通约4200户,进一步解决全镇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大桥至东屏道路扩宽、塔湾村莫家至塘下公路改造、塔前源至下车公路拓宽、鲁溪洞(洞坪坳)至坳子下道路工程等均顺利完工,极大改善了高山村、偏远村的农村道路交通网。同时,积极开展“奖优助学”活动,向75名录取一本大学高考生和22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13.8万元,在辖区内营造重视教育、关爱学子的浓厚氛围。
大江网九江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中国江西网九江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九江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九江频道 电话:0792-8275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