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技术经理人是连接实验室与市场的关键纽带。他们以专业能力破解产学研合作难题,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今天的《技术经理人》走近牛津大学科技创新(苏州)中心总裁陈兆轩。
“技术经理人更像‘催化剂’,”牛津大学科技创新(苏州)中心总裁陈兆轩这样定义自己的角色,“通过全程深度参与项目,促成创新技术与企业间更高效的‘化学反应’,从而创造最大价值。”在他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由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苏南中心授予的“001号”高级技术经理人结业证书。这张编号首位的证书,正是他十余年深耕国内外技术转移转化领域的最佳见证。
回顾中心落地苏州的首个技术转移项目,陈兆轩记忆犹新。该项目聚焦心脏问题早期筛查与诊断,涉及中国、英国、乌克兰三国协作。“从技术沟通、文化习惯磨合,到签约流程、法律认证、付款方式,每个环节都极具挑战,全方位考验着技术经理人的综合能力。”
依托其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及知识产权商业化领域的硬核专长,陈兆轩带领团队双管齐下:
➣一方面,帮助海外科技人才深入理解国内政策与市场,协助制定商业计划、开展市场推广,并规划及申请国际国内专利。
➣另一方面,协助搭建本地核心团队,引荐国内融资资源,对接潜在应用方与客户。
历经两年努力,该项目最终以科技公司形态成功落地苏州——苏州卡迪默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由此诞生。该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心磁图仪研发生产企业,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如今公司产业化进程顺利,深受资本市场青睐,其心磁图仪产品已获药监局认证,正逐步进入苏州、广州、北京等地的医院,服务广大患者。”陈兆轩介绍道。
苏州开放包容的基因
优越的科创环境
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
对企业和项目极具吸引力
来源: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