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的尿路结石,可怕之处正在于它的“沉默”。起初可能只是腰部隐隐作痛,甚至毫无感觉;而长期慢性梗阻的结石,还可能让肾脏逐渐“适应”高压,使得疼痛变得不明显。
这种“沉默的伤害”因其隐蔽性,往往在不被察觉中持续破坏,最终可能导致肾脏彻底丧失功能、不得不切除。今天,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过程。
结石的“致命链条”
从形成到切肾的步步恶化
01 结石形成与移动
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矿物质浓度过高,或抑制结晶的物质减少,会逐渐形成晶体并聚集成石。
这些“小石头”可能安分地待在肾脏(即肾结石),也可能随尿液滑落至输尿管(形成输尿管结石)。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2 梗阻发生:致命转折点
当结石卡在输尿管狭窄处,或在肾盂出口形成“关卡”,尿液的流出通道就会被“堵死”。就像河流被大坝拦截,上游必然积水,肾脏的“灾难”从此开始。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3 肾积水:肾脏的 “膨胀危机”
梗阻发生后,肾脏内的尿液无法排出,压力持续升高,肾脏就像被吹胀的气球,肾盂肾盏逐渐扩张积水。此时,肾脏内部结构已开始受到挤压和破坏。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4 肾功能受损:“工作车间”瓦解
积水产生的压力和尿液滞留引发的感染,会持续损害肾实质——这个肾脏的 “工作车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逐渐下降,早期可能只是部分功能丧失。
05 无功能肾:最危险终局
若梗阻长期(通常为数月甚至更久)未解除,肾实质在高压、缺血和反复感染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萎缩与纤维化。
肾脏彻底失去产生尿液、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变成一个装满积水的“空囊”。此时,肾脏不仅失去了功能,还可能成为感染源或引发高血压。
06 切肾(肾切除术):无奈的最后选择
对于已完全无功能、反复感染、引发严重高血压或可疑恶变的肾脏,为保障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生只能建议手术切除。
失去一个肾脏后,即便另一个健康肾脏能够代偿,身体的储备功能也会大大降低,未来健康风险显著增加。
最后,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提醒:尿路结石从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头”,发展到需要切除肾脏的地步,是一个渐进且可预防的过程。它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的隐匿性——不痛不代表无害,每一次忽视都可能让肾脏向危险更靠近一步。
了解这根“致命链条”,正是为了提醒大家:面对尿路结石,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守住肾脏健康,避免走到无可挽回的那一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