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说的是普通话,
怎么一开口
你就知道我是上海人?”
其实这是“沪普
就是将上海话直译过来的普通话
这是上海人用尽洪荒之力
想要讲好普通话时
迸发出来的一种神奇语言。
最典型的沪普发音特点
就是平翘舌音不分。
出去旅游
被外地人一听就明白:
“你绝对是南方人”
再比如一些沪语常有的语气助词,
比如“哦呦”、“好伐”、“对伐”
阿拉上海老克勒明星范志毅
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一口“沪普”让人笑喷了↓
还有些动词比如“过”这个字,
“你不要用我的杯子喝水,
我感冒了,会过给你的。”
这样的普通话句子
上海人听起来毫无不妥,
但是“过”这个词在普通话里是
没有“传染”的意思。
还有数量词方面,
上海人喜欢把“2”读成“两”。
比如上海人通常会说:
“请上两楼”
还有一句沪普
听得明白
证明你100%是上海人↓
“两号线一部头到人民广场
蛮便当的。”
上海人的连接词也很有意思~
沪普“顺带便”其实就是“顺手”
例句:“天气噶热,
我顺带便把菜买回来了。”
还有些沪语词汇“直译”
成普通话的用法↓
例如“香乌笋”“灶披间”“马夹袋”
“玻璃胶”(布力高)……
(香乌笋=莴笋
灶披间=厨房
马夹袋=塑料袋
玻璃胶=透明胶)
还有豇豆,
上海沪普一直读成
“刚(gāng)豆”
其实豇字
在普通话里读(jiāng)
还有一些只有在上海
才能听懂的普通话
上海人讲“一刻钟”“三刻钟”
阿拉喜欢把
15分钟叫做“一刻钟”,
45分钟叫做“三刻钟”
还有上海人去看口腔科
对着医生说:
“麻烦帮我看看尽根牙(勤根牙)”
其实“尽根牙”就是智齿
上海人在外地打车:
“师傅这里大转弯,
下个路口小转弯。”
外地司机听了一头雾水,
你说的是啥?
原来上海人把
“左转”叫“大转弯”,
“右转”叫“小转弯”。
上海人习惯把“纸”叫成“纸头”
把“手指”叫“手指姆头”
上海人从不吃什么包子,
要吃就吃馒头
(肉馒头、菜馒头、淡馒头、生煎馒头……)
连旺仔都很懂上海人的心
开发出的零食叫:
旺仔小馒头
老早底上海老师的沪普在课堂上
也经常闹出不少笑话
数学老师:
“公式套一套,计算机钦一钦,
这些都是送分题”
意思是让你计算机按一按,
上海人喜欢把按说成“钦”
而这个字的正确汉语书写
应该是“搇”(qìn)
该字为“揿”的异体字,
古籍中多用于表达按压义
化学老师:
“答案为浓(nióng)硫酸
浓(nióng)硝酸”
上海话“浓”其实是(nióng)的发音
例句:“侬吃的这碗汤浓吗?”
英语老师:
“开始做听力,班长,
侬帮我录音机搁了响一点”
上海人会在普通话中把“调”说成“搁”
语文老师:
“谁嘻嘻哈哈
谁死蟹一只
好好叫帮侬讲
我也不想哇啦哇啦
还有点时间
书再拿出来温一温”
哇啦哇啦
意思就是“嚷嚷”或“吵吵”。
例如:“侬覅哇啦哇啦”
语文老师让你温一温
就是让你再温习下功课。
最后考考侬,《繁花》里
哇啦哇啦额宁是谁?
噗哈哈哈~
听长辈沪普讲多了,
一些沪普发音单词
也逐渐地开始“深入骨髓”......
太好玩了!
还有没有一些你以为是普通话
但其实是受到了方言的影响
一开口就被人听出
你很上海的?
欢迎留言互动哈~
【侬好上海·胖丁原创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原创编辑,部分素材来源@要货吟-王吟@兔子队长油百万,网友评论等,转载请注明来源。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