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琴微
8月19日晚,乐清传媒政协委员会客厅到市区中金汇出门会客,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参加微协商夜话消费,与政协委员、商家代表、界别群众代表等围绕“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多元消费”面对面交流,为乐清经济发展凝聚智慧、共谋良策。市领导陈向东、林臣波、陈微燕、汤建鹏参加活动。
微协商现场。刘言勇 摄
当天19时许,华灯初上,中金汇对鸟市集已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烤香肠(松和路一号)、烤冷面、捞汁海鲜等网红摊位前排起了长龙。在大舞台前方,由中金汇商户欧文酵室牵头开展的插花雅集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丰富夏日夜晚生活。与会人员绕行一圈,实地调研夜市经济,感受到浓浓的烟火味。
乐清作为经济强市,正以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为目标,全力推进产业升级、文旅融合和城市品质提升。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创新经济业态,是当前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当晚的“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多元消费”微协商现场,气氛热烈。5位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立足实际,聚焦“夜市经济、赛事经济、文旅经济、综合体经济、餐饮经济”,积极建言献策。
夜市经济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很多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夜市,吸引游客开开心心掏钱消费,吃吃当地美食,感受当地文化,如义乌就有著名的三挺路夜市,热闹如乐清三月初十白石会市,敦煌非遗夜市也很有特色,是敦煌旅游必打卡的网红地之一,既有文创集市,又有非遗美味,而且夜市所有坐位都可共享,卫生及时打理,现场干净清爽,体验感十足。
乐清也一度出现过东山市集等各种夜市,但往往都是昙花一现,影响力不足。对鸟市集相对固定,但规模偏小。市政协常委倪洁第一个发言,他呼吁结合北大街开街契机,在老城打造一个集文创市集和乐清本土美食街于一体的固定特色夜市,吸引人气,延长消费时长,让老城充满生机。
2024“雁荡山杯”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雁荡山站)、乐清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都很出圈,前阵子的“浙BA”预选赛乐清主场灌篮市集等也很吸引眼球。乐清传媒政协委员会客厅成员俞海蓉建议创新发展赛事经济,更好地打造乐清运动之城IP,通过传播赋能,以“体育+文旅商”模式,让赛事观众精准转化为文旅消费者,让“赛事出彩”更好地赋能“城市出圈”。浙江韬衡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乐清市政协委员林玲建议要做好赛后文章,更好地串联赛事与在地资源,开发“赛事主题”深度游等,持续推动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旅游消费呈现年轻化、在地化、体验化趋势。乐清传媒政协委员会客厅成员徐琴微建议,要深度挖掘和活化乐清在地文化资源,赋能文旅消费,打造具有乐清辨识度的消费场景和微度假体验,如升级夜游、旅拍、电竞、低空经济,打造网红菜市场等,针对Z世代年轻群体游客的旅游偏好和消费行为,设计符合他们兴趣的新玩法和发展沉浸式体验经济,让游客从看风景到玩文旅,吸引更多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住、乐消费。
乐清城区综合体林立,有南虹广场、中金汇、正大广场、江南里等,但同质化严重、客流分化。瑞鑫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乐清市政协委员金柱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联动,商家共创,避免“千店一面”,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培育和引进新业态,更好地发展首店经济与网红业态,综合体与本地文旅资源联动引流,让综合体更好地成为“城市客厅”,不仅仅是购物消费场所,还是乐清文化体验地、社交打卡点和城市新名片。
受大环境影响,乐清餐饮行业面临“寒冬”,一些餐饮企业进行外摆或转型发展。界别群众代表、乐清市饭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郑建义感同身受,希望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通过发放消费券和开展美食节等举措进行扶持,引导乐清餐饮行业持续发力,锁住不同群体的味蕾,从而更好地转化为消费力。将餐饮与文旅商互相导流,推出特色美食线路等,让乐清成为“浙江海鲜美食地标”,实现“吃一顿饭,带火一条街,激活一座城”。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商务局、市体育中心、市文旅集团和乐成街道等单位负责人就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消费话题积极回应,市领导精准指导。微协商现场既有观点的碰撞,也有共识的凝聚,合力推动消费经济成为乐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