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审计局:“查改并进”锻造利剑
深推“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提质增效
全市审计机关高质量发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开展以来,庆阳市审计局牢牢把握“查”字为要、“改”字落脚的核心要求,以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为根本,将行动深度融入审计工作全链条、各环节,深查细挖找短板,聚焦整改抓落实,推动“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准把脉,深查细究找症结
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全局力量围绕审计全流程开展深度“体检”。聚焦审计项目立项是否紧扣中心大局、精准服务决策,审计实施程序是否严格规范、证据确凿充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是否动真碰硬、举一反三,审计成果运用是否转化及时、促进治理,以及工作作风是否严谨务实、能力本领是否匹配新时代要求等6大核心维度,通过深入研讨、案例分析、交叉互评、外部征询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审视自身工作。经系统梳理,共精准识别出在项目计划前瞻性、现场管理精细化、整改督促刚性约束、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及作风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37项具体短板和薄弱环节,为后续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学统筹,系统施策促规范
以查摆出的问题清单为“施工图”,强化顶层设计与系统思维,着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项目立项突出“精准性”与“前瞻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风险防范,完善立项论证机制,优化项目库动态管理,提升审计服务宏观决策的精准度,确保审计资源投向关键处、紧要点。项目实施强化“标准化”与“穿透力”。全面梳理完善各类型审计业务操作指引和质量控制节点,推广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强化现场管理与非现场分析的协同,着力提升审计的深度、精度和效率。业务培训聚焦“实战性”与“复合型”。针对查摆出的能力短板,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突出政策法规、大数据应用、工程领域、绩效评价等实务技能,通过“业务骨干上讲台”、“跨科室协作”等方式,加速培养“一专多能”的审计尖兵。问题整改压实“责任链”与“长效性”。健全“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审计整改约谈、督查、联动和“回头看”制度,压实被审计单位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审计机关督促检查责任。探索建立整改成效认定标准,推动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治理目标。成果运用深化“附加值”与“治理力”。强化审计信息、专报的提炼深度和报送时效,精准揭示体制机制性障碍和重大风险隐患,提出高质量建议。加强审计结果综合分析,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动真碰硬,狠抓整改显担当
将“改”字贯穿行动始终,对查摆出的37项问题建立详实整改台账,制定65项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主体、时限要求和验收标准。局党组定期调度,综合法制科牵头督办,对整改进展缓慢、效果不佳的及时预警、通报。坚持标本兼治,既着力解决具体问题,更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剖析根源、寻求突破。截至目前,各项整改任务均按计划有力推进,多项长期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审计项目整体质效、规范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完成审计项目21个,揭示各类问题327个,移送纪委监委问题线索3件,上报的3篇审计专报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推动相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0余项,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独特作用更加彰显。
四、固本强基,锻造铁军提能力
坚持将“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作为淬炼队伍、提升能力的实战平台。通过深入查改,大力弘扬“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局干部的政治站位、法治意识、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得到进一步锤炼,风清气正、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干部队伍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的自觉性持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正在加速锻造形成。
下一步,庆阳市审计局将持续巩固深化“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成果,继续以“查”促思、以“改”促建、以“干”促效,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长效机制,形成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