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个人中心
  • |
  • 无障碍
  • |
  • 繁体
  • |
  • 加入收藏
  • |
  • 关怀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花海毕节 > 市情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毕节市地处北纬26°21′~27°46′,东经103°36′~106°43′。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扼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北接四川泸州市,西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东靠贵州贵阳市、遵义市,南接贵州六盘水市、安顺市,为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发源地。地形地貌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小区气候宜人,开发前景广阔。

【区域面积】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全市总面积2.69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5.25%。其中七星关区位于市中北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面积341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2.7%;大方县位于市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面积35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3.5%;黔西市位于市东部,地处鸭池河之西,面积2555.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5%;金沙县位于市东北部,隔赤水河与四川省古蔺县相望,面积2523.2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3%;织金县位于市东南部,地处乌江上游三岔河与乌江支流六冲河之间,面积2865.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0.68%;纳雍县位于市中南部,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山原的过渡地带,面积2452.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12%;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市西部,地处滇东高原东延部分,面积629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3.5%;赫章县位于市西部,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的过渡斜坡地带,面积3242.7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2.09%。

【地质地貌】 毕节市地层出露较齐全,从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的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交错发育。岩溶地貌形态多样,在区内分布次序为:东部峰林、谷地、峰丛、缓丘、洼地—中部峰丛、槽谷、丘陵洼地—西部高原、岩溶、缓丘、盆地。境内出露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2.81%;岩浆岩较少,约0.1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19%。沉积岩中以碳酸盐岩类居多,占全市总面积的62.2%,煤系砂页岩占15.6%,紫色砂页岩和紫红色砂泥岩占12.9%,泥质岩类占2.1%。市内地势西高东低,山峦重叠,河流纵横,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平坝、峰丛、槽谷、洼地、岩溶湖等交错其间。境内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处位于赫章县珠市彝族乡的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处位于金沙县与仁怀县、四川省古蔺县交界的赤水河谷鱼塘河边,海拔457米。西部威宁县和赫章县的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平均海拔在2000~2400米之问,属高原、中山地带,为境内第一级阶梯;赫章县东部、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市、纳雍县、织金县西部平均海拔在1400~1800米之间,属中山地带,为境内第二级阶梯;金沙县、黔西市、织金县东部平均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属低中山丘陵地带,为境内第三级阶梯。

【山脉河流】 毕节市是一个多山区,境内主要山脉有西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西南部的老王山。乌蒙山位于赫章县西部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其山系是牛栏江、白水河、北盘江和乌江的分水岭;大娄山脉西起赫章县东部,向东经七星关区、大方县北部,进入金沙县,延伸到遵义市境内,其山脉在毕节市境内是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的分水岭;老王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端与乌蒙山东支相接,向东延伸到六盘水市的水城、六枝一带,为乌江上游三岔河与珠江水系北盘江的分水岭。全市河长大于10千米的河流有193条,分别流入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4大水系。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有偏岩河、野济河、六冲河、三岔河;属赤水河水系的有赤水河;属金沙江水系的有牛栏江、白水河;属珠江流域的有北盘江上游的可渡河。市境内属长江流域的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属珠江流域的流域面积1239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95.3%、4.61%。其中乌江水系流域面积1.78万平方公里,金沙江水系流域面积4901平方公里,赤水河系流域面积2943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66.2%、18.3%、10.9%。

【气候】 境内气候特别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风气候比较明显,降雨量较为充沛,立体气候突出。全市各县区多年(1951~1998)平均温度在10℃~15℃之间,最高为金沙县。最低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年日照时数在1096~1769小时之间,最多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无霜期245~290天,金沙、织金两县最长;年均降水量在849~1399毫米之间,最多为织金县,最少为赫章县。海拔相对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山上山下冷暖不同,高原平地寒热各异,利于多种动植物生长。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全市年降水总量277.96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平均降水103万立方米;年径流变化在300~1000毫米之间,河川径流总量多年在130亿立方米左右。水能资源理论储量221.21万千瓦,其中属长江流域的214.67万千瓦,属珠江流域的6.5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0.0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0.2%。

【生物资源】 毕节物产富饶,生物多样,全市有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市境内有苔类植物近100种,蕨类植物34科130种,裸子植物9科22种,被子植物155科1809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有各类草场745万亩,野生牧草45科378种;畜禽种类多,威宁黄牛和可乐猪驰名全国;鱼类74种,脊椎动物387种,黑颈鹤、白鹤属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全市有7个县区属全国生漆基地县,5个县区属全国烤烟基地县,2个县属全国核桃基地县。有“中国竹荪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中国漆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之称。中药材资源丰富,已查明的中药材资源有1672种,种类和数量均居贵州之首,有“天然药园”之誉。

【矿产资源】 毕节市已发现矿种60余种,查明资源储量且具有开采价值的有42种。煤、铁、铅、锌、稀土资源保有资源量位列全省第一,钼、镍、磷矿资源保有资源量位列全省第二。煤矿保有资源量325.53亿吨,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40.70%,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铁矿保有资源量7.56亿吨(矿石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60.48%,平均品位33.46%—40.54%,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占全市铁矿资源量的85.47%,其次是七星关区及金沙县;铅矿保有资源量126.98万吨(金属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64.3%,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占全市铅矿资源的82.30%,其次是织金县占全市铅矿资源的8.59%,威宁县占全市铅矿资源的8.29%;锌矿保有资源量351.09万吨(金属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39.89%,主要分布在赫章县,占全市锌矿资源的89.17%,其次是威宁县占全市锌矿资源的4.78%,织金县占全市锌矿资源的1.35%;稀土保有资源量117.08万吨(稀土氧化物),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100%,主要分布在织金县;镍矿保有资源量29.05万吨(矿石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45.42%,主要分布在纳雍县;钼矿保有资源量30.10万吨(矿石量),占全省保有资源量的33.12%,主要分布在纳雍县;磷矿保有资源量有17.09亿吨,平均品位17.20%,占全省资源量的34.80%,主要分布在织金县。

【旅游资源】 毕节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57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为世界上开发供游览的最大最美溶洞,与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组成贵州西部的旅游黄金环线;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杜鹃品种达60余种,阳春季节,繁花似锦;国家自然保护区草海,是与滇池齐名的高原淡水湖之一,面积27.5平方公里,有鸟类15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5种、二级保护的11种,草海被誉为云贵高原的明珠,“鸟的乐园”;国家级风景区“九洞天”,7公里伏流连九洞,集古、奇、秀、险、幽于一体;西电送重点工程洪家渡水电站建成后,形成蓄水面积8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湖泊支嘎阿鲁湖(原名水西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经开发将变成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风景名胜区,面积26.5平方公里,有贵州第一峰、千亩石林、万亩草场,自然景观秀美、奇险,更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点缀,是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早春时节,在黔西丘林、织金凹(ao)河、纳雍总溪河畔、威宁龙场等地,数十万亩樱桃花迎春绽放,落樱如雪,既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更为人们勾勒出一副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春日图景。清明前后,浪漫杜鹃三月开,粉面含春盼客来。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鹃花海百里杜鹃绵延群山、姹紫嫣红,编织了缤纷绚丽的“地球彩带”。金沙大田十里杜鹃、赫章千年杜鹃,各种野生杜鹃风情各异,动人心魄。黔西柳岸水乡、织金营上古寨,金沙岩孔,百亩油菜花在春风中摇曳,呈现出“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香”的美丽盛景。黔西观音洞遗址与北京周口店齐名,是南方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赫章可乐、威宁中水是古夜郎文明探幽寻秘之地;大方奢香博物馆、慕俄格古城、奢香古镇是领略千年土司文化绝佳场所;黔西素朴镇“象祠”是感受阳明文化、开展“水西论象”活动的重要基地;毕节市博物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七星关区)、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黔西市红色大关陈列馆、纳雍县枪杆岩景区等红色旅游景点,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此外,市内广阔的岩溶地貌,绮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著名的革命遗址,浓郁的民族风情,均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主办: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57-8222057、0857-863841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及政务公开相关事宜)

地址:毕节市七星关区碧阳大道518号
(毕节市行政办公中心E栋215室)
邮箱:bjxs555@163.com

黔ICP备05002319号 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021号 网站标识码: 5205000011

版权所有: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Chrome、
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
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