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智能化”,加强场地管控。全面强化封闭区域智能检测能力,升级通讯检测门,实现场地管理系统联动预警,更新“3D收录”拾音系统,助力行政监督部门标后监管。二是“不见面”,保障交易公正。促进“不见面”开标常态化,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有效规避专家“围猎”风险,综合运用视频监控、内嵌会议、在线监督等系统,实时跟踪监管评标全过程。三是“数字化”,助力监管提质。开发交易信息可视化系统,实现交易数据采集、治理、应用等一体化管理,迭代中标数据画像系统,多维度提供决策智力支撑。今年以来自动跟踪监测供应商262家,中标项目143宗,助力监督部门提升监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