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旱区农业高效节水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举行。中国农业大学、省科技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协、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相关单位领导及武威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参加揭牌仪式。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省院合作委员会主任邓秀新,武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曾国俊为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甘肃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炯,武威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关维斌为西北旱区农业高效节水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康振生、邹学校、尹飞虎、柏连阳出席揭牌仪式。
武威是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推进农业高效节水,是解决武威市水资源短缺与农业发展矛盾的关键。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建站以来,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特别是专家团队提出的流域农业高效节水综合技术新模式在武威市石羊河流域大面积应用,使全流域农业用水减少6.7%,灌溉水生产率提高17.4%,为推动干旱地区尤其是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北旱区农业高效节水院士专家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绍忠及其科研团队领衔。西北旱区农业高效节水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将充分发挥平台技术优势,推动节水技术与工艺创新,加大节水产品和技术研发,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管理及产品的深度融合;支持用水精准计量、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利用等先进技术及适用设备研发;持续推进武威农业节水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武威市农业节水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引领、产业培育,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与工艺,加快成果转化,推进节水技术装备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培育节水产业;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确定灌溉定额,推进灌溉试验及成果转化;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加强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实现测墒灌溉。进一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0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80万亩,使区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综合用水效益较同区域提高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