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家,您请留步,我还有个问题想问……”
医院长廊内,癫痫患者鹏鹏的母亲小跑着,追上刚刚结束义诊的专家团队,询问了孩子发病的诱因,得到详尽的分析后,一边对着专家鞠躬感谢,一边念叨着:“这回心里踏实多了。”
这是近日由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专家西部行”齐齐哈尔站的一幕。
“西部行”活动期间,来自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的神经科青年专家们前往奔赴黑龙江省内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泰来县人民医院,开展癫痫义诊。
当地不少癫痫患者和家属听说后纷纷赶来问诊咨询。
“鹏鹏不久前癫痫复发,还没及时诊治,他的情况不仅要按时吃药,还需尽快去上级医院查一下核磁,考虑手术。”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在了解鹏鹏的病史后,结合临床表现,给家属列出了详细的用药说明和后续诊疗建议。
除了帮助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有“看好病”的机会,专家们还与两家基层医院的癫痫相关科室进行了学术交流,共谋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主任姚丽芬正在进行学术分享。新华社记者徐凯鑫 摄
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主任姚丽芬介绍,2013年起,协会针对基层医疗癫痫诊断分型不规范、偏方使用率较高等问题,专门成立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引导带动更多青年医疗人才投身抗癫痫事业。围绕西部或经济、医疗欠发达地区通过开展讲座、义诊和宣教等活动,进一步促进癫痫规范化诊疗。
“烤肉放心吃,啤酒真不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专家郑皖亓在为基层群众开展癫痫疾病科普宣传的同时,结合当地特有的饮食文化给出十分“接地气”的建议,台下的群众不断按下手机快门,将专家幻灯片上的科普内容留存下来。
郑皖亓认为,基层乡镇尤其需要加大在癫痫诊疗中针对认知误区的科普宣传。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专家郑皖亓正在进行健康科普。新华社记者徐凯鑫 摄
“有的患者患病后忙于‘找偏方’,到头来不仅病情未能改善,还衍生出一系列副作用,还有的患者家庭不够重视,又受限于地方医疗水平,疏于诊治,导致延误治疗关键阶段。”她说。
“孩子得了这病,他爸妈都不在身边,只能我天天陪着,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好。”在泰来县人民医院,72岁的罗大爷看着年仅10岁、患有癫痫的孙子说。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专家霍亮在为孩子看诊后嘱咐到:“孩子情况还算稳定,后期好好吃药,配合康复诊疗,是有希望好转的,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和官方购药平台,您可以记一下。”
罗大爷告诉记者,他没白白从乡里赶过来,“这回好了,以后给孩子看病吃药更方便了。”
“我们希望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中国抗癫痫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段立嵘告诉记者,一次活动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它能成为一粒种子,在基层萌发出癫痫诊疗工作规范化进程的新芽。希望为相关领域医疗工作者提供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优质癫痫医疗资源全面下沉。
中国抗癫痫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段立嵘正在进行学术分享。新华社记者徐凯鑫 摄
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专家西部行”有关活动已举办140余场,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约1.2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带去专业培训,为2.2万余名癫痫患者提供了宣教与义诊服务。
“协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设施,更为我们医院癫痫诊疗长足发展打下了基础。”泰来县人民医院院长殷长青说,从进修深造、学术交流、对口支持,到通过远程医疗的形式开展会诊和转诊等帮扶,“西部行”对县医院来说宛若一场“及时雨”,让更多癫痫患者“病有所医”。(记者徐凯鑫、顾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