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治区残联下发《关于开展第六次自治区自强助残模范暨残疾人工作先进评选表彰的通知》要求,经自治区残联初审评定,博州3个先进集体、7名先进个人初审获得通过,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5年8月7日—13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反映情况,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须在书面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以便核实了解有关情况,过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苗爱莲
联系电话:0909-2282377
电子邮箱:1505524507@qq.com
通讯地址:博乐市长城路66号
博州残疾人联合会
2025年8月7日
第六次自治区自强助残模范暨残疾人工作先进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正式推荐推荐对象名单
(博州)
自治区助残先进集体(2个)
序号 |
集体名称 |
1 |
博乐市明智儿童康复中心 |
2 |
精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1个)
自治区自强模范(3名)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族别 |
工作单位 |
1 |
张百雁 |
男 |
汉族 |
精河县阿合其农场胜利社区剪纸工作室 |
2 |
朱传华 |
男 |
汉族 |
博乐朱传华盲人按摩店 |
3 |
考历洪 |
女 |
蒙古族 |
自然人 |
自治区助残模范(2名)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族别 |
工作单位 |
1 |
李智梅 |
女 |
汉族 |
博乐市爱康老年病医院 |
2 |
塔里哈曼 |
男 |
哈萨克族 |
精河县茫丁乡残联 |
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名)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族别 |
工作单位 |
1 |
哈力木拉提·巴吾敦 |
男 |
维吾尔族 |
精河县残疾人联合会 |
2 |
托·图亚 |
女 |
蒙古族 |
博州歌舞团 |
第六次自治区自强助残模范暨残疾人工作先进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正式推荐对象先进事迹
一、自治区助残先进集体:2个
1.博乐市明智儿童康复中心
先进事迹:博州明智儿童康复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0—16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以专业与爱心为基石,创新打造个性化康复体系。
1.2025年,累计为88名儿童定制康复计划,方案覆盖率达100%;
2.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后,儿童在公共场合的规则意识、社交互动能力显著增强,90%的儿童能参与集体活动并遵守基本规则,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3.建立“一对一”家长指导,帮助家长缓解心理压力,增强陪伴孩子康复的信心。累计开展家长培训14场、心理辅导16次,覆盖460余人次;
4.2025年助残日文化节上,组织50名儿童表演《星星向融》情景剧,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5.2025年助力12名儿童通过特校入学评估,15名儿童被普通幼儿园录取。自成立以来累计100余名儿童成功进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学校就读。
2. 博州雅绘食品生产有限公司
先进事迹:博州雅绘食品生产有限公司深知,就业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核心途径。为此,公司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专门开辟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为精神残疾人和残疾人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2020年起,公司先后吸纳多名残疾人入职,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技能基础,制定“一对一”培训计划: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导师,从基础操作到岗位技能,循序渐进开展培训;设立弹性工作制度,根据残疾人的康复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时长和任务强度,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适应职场。如今,这些残疾员工已熟练掌握食品包装、仓储整理等技能,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更在劳动中重拾自信,真正做到“用双手创造价值”。与此同时,公司还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优先招聘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稳定就业助力他们脱贫摘帽,在助残与扶贫的结合中展现企业担当。
作为博州精残亲友专门协会的重要合作伙伴,博州雅绘食品生产有限公司不仅自身深耕助残,更积极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公司利用自身资源,联合当地企业、社会组织发起“助残联盟”,开展技能培训、爱心捐赠、康复指导等公益活动10余场,覆盖残疾人及其家属100余人次。
二、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1个
1.博州工人文化宫
先进事迹:博州工人文化宫始终将残疾人事业作为民生工作的核心板块,作为联系职工的桥梁,在精准帮扶、就业指导、岗位安置等方面形成系统性支持体系,以“慰问关怀+就业赋能+活动联动”三位一体模式,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搭建坚实平台。
1.帮助残疾困难职工争取中央财政帮扶资金10万余元。建立健全常态化慰问帮扶机制,近五年累计发放送温暖慰问物资及资金超3万余元,有效缓解了残疾职工的现实困境;
2.联合自治州州人社局、残联等相关单位积极召开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7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帮助3000余名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
3.以活动为纽带,大力支持州残联各类文化体育活动8场次,涉及经费17.97万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贡献、让更多残疾朋友在活动中找到激发动力的新起点。
三、自治区自强模范:3人
1.张百雁
先进事迹:张百雁,男,汉族,1970年8月生(55岁),精神四级,博州精河县阿合其农场农二队村民。
张百雁的剪纸题材广泛,贯通古今。
1.《清明上河图》剪纸,精细再现北宋汴京繁华,堪称杰作;
2.《江山如此多娇》气势磅礴;
3.《民族团结像石榴籽》系列,生动展现新疆各族群众亲如一家,艺术诠释民族团结真谛。
4.2024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他创作出恢弘党史主题剪纸,从南湖红船到改革开放,用剪刀镌刻党的百年辉煌,饱含深情。
2015年剪纸事迹登上央广网;
2017年获自治区高级民间艺术师资格;
2019年获中华杯全国剪纸艺术大赛三等奖;
2020年《民族团结像石榴籽》获新疆新春年画剪纸大赛一等奖,同年成为博乐市美术书法家协会会员;
2021年获媒体专题报道;
2023年获自治区残疾人剪纸比赛拼搏奖,《精河杞乡》获州文艺作品大赛二等奖;
2024年成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面对荣誉,他表示:“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剪纸这门艺术本身的魅力。”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传授技艺。
2.朱传华
先进事迹:朱传华,男,汉族,1975年2月生(50岁),视力一级,博州温泉县哈日布呼镇居民,博州盲人协会副主席。
27岁那年因近视引发的视网膜脱落瞬间夺走了他的光明,成为一名视力一级残疾人。经过痛苦挣扎他告诉自己,没有了光明不要紧,要紧的是尽快让自己成为一盏灯,照亮他人脚下的路。
从事推拿按摩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先后为几千名颈椎、腰椎病患者缓解疼痛,过硬的推拿技术和“想患者之所想”的服务理念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他像一束照亮他人的光,让更多的人看见了奋斗的方向,他对所带的徒弟,要求他们要沉下心来,一招一式认真学习实践,推拿之门技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坚持通过按摩这门技艺,不仅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更让他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了生命最厚重的意义以精湛的技术热情地服务顾客,传递人性的温暖,活出了朱传华式的生活精彩。
3.考历洪
先进事迹:考历洪,女,蒙古族,1976年10月生(49岁),肢体二级,博乐市城镇居民。
作为一名残疾人考历洪总会分享自己的故事,用亲身经历鼓励他们重拾信心:“我能做到的,你们也一定可以!”她还经常到村队、社区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自己制作课件《残疾人如何用阳光心态面对生活》,她的行动激发着更多的残疾人热爱生活的勇气。
考历洪的自强不息与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2012在自治区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演唱的蒙古族歌曲《赛拜努我的故乡》荣获三等奖;
2013年在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参演小品获三等奖;
2021年博州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2023年荣获博州残疾人优秀文化体育先进个人;
考历洪用实际行动证明,身体的残疾不能阻挡生命绽放价值,激励着身边的人勇于追逐梦想,在人生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光芒。
四、自治区助残模范:2人
1.李智梅
先进事迹:李智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1月生(51岁)博乐市爱康医院院长、博乐市人大代表、博乐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博乐市爱康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博乐市医疗保障局社会监督员。她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博州大地,用滚烫的仁心温暖弱势群体,以非凡的投入与持续的努力,在博尔塔拉热土上,树起了一座用爱心与实干铸就的助残丰碑。
1.近五年来,中心已收治50名脑瘫患儿,15名患儿重获行走能力,20名患儿开口发出人生初音,15名患儿能辨识基本生活物品;
2.与博乐市克尔根卓、顾里木图街道残疾群体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康复“最后一公里”;
3.与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双河市残联签订定点康复机构协议,确保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士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
4.2020、2021连续两年荣获博乐市“助残先进单位”;
5.2024年,团队服务的足迹便遍布博乐市1355户、精河县116户、阿拉山口市17户家庭;
7.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及普通居民提供便捷的职业病筛查和全民体检服务,填补了博乐市无专业流动体检车的空白;
2.塔里哈曼
先进事迹:塔里哈曼,男。哈萨克族,1979年1月生(46岁),肢体四级,精河县茫丁乡残疾人专职委员。因患小儿麻痹导致手脚行动不便,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坚强的心态,凭借顽强意志成为精河县茫丁乡残联的专职委员,一心想为残疾人同胞办实事,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
1.五年多来,塔力哈曼用爱在生活上无私的帮助照顾残疾人曹林强,这种跨越民族的兄弟情,成为当地民族团结的一段佳话;
2.塔力哈曼和曹林强的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他们用自身经历向人们证明,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阻碍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只要心怀希望、不懈努力,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们的故事传递着爱与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人间真情的温暖。
3.塔力哈曼激励着当地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营造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五、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人
1.哈力木拉提·巴吾敦
先进事迹:哈力木拉提·巴吾敦,男,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74年10月生(51岁),精河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四级调研员。他是残疾人眼中 “能扛事” 的 哈理事长,是同事口中 “闲不住” 的领路人,也是一名脑瘫患者的好爸爸,更是以个人经历点燃万千残疾家庭希望的践行者。
1.三年间带领残联干部走遍全县 7 个乡镇场、112个村(队)社区,精准掌握每个家庭的致贫原因、康复需求和就业意愿;
2.三年来为96 名 0- 6岁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救助,投入资金 113.15 万元,发放471件辅助器具;
3.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政策宣传、资源整合、创业培训、宣传展示等全方位服务,先后有25名残疾人孵化入驻,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达38个;
4.根据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置了手工制作、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县 962 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5.2023 年,他亲自选拔训练的 10 名运动员在自治区第七届残运会上斩获 20 枚奖牌;
在他的带领下,精河县残联形成了一支团结奋进、敬业奉献的工作队伍,精河县残联先后荣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他个人也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
2.托·图亚
先进事迹:托·图亚,女,蒙古族,1969年7月生(56岁),博州歌舞团干部,副高级职称。她凭借独舞《头饰的风采》、群舞《萨吾尔登》、自编自演群舞《马儿行》等在国内外获奖无数。然而一场意外夺去了她的双腿,痛定思痛,她没有放弃,虽然不能再继续跳舞,但她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2001年为聋哑姑娘若明其其格编排独舞《头饰的风采》在全国残联艺术节上演出并获得一等奖;
2001年她编导的《我的黑眼睛》独舞获得农五师小学演出一等奖、独舞《牧羊少女》获得博乐市一小一等奖;
2001年她编导的群舞《敖包相会》获自治区首届专业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编导二等奖;
2004年博州歌舞团出品录制托·图亚个人作品晚会,连续7年在博州春晚播出;
2005年第二届新疆残疾人艺术汇演中,她编导的舞蹈《顶碗舞》获舞蹈比赛“优秀节目奖”;
2006年在博州举办的蒙古长调大赛中,一首《辽阔的草原》获一等奖;
2020年托·图亚创作歌曲《感恩生命》,10名残疾人用歌声感受生命的无限美好和恩赐;
2023年2月,托·图亚当选为博州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同年12月评为自治州先进工作者。
她说:“假使坐在轮椅上是你我的命运,请尊重命运,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份别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