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大案名震警界的女刑技专家——高馨玉
从警31年来,高馨玉从法医做起,勘察各类刑事案件现场300多次,解剖检验尸体1000余具,检验法医物证1.3万余件,出具6000余份鉴定文书无一差错,提供的检验结论无一误判;年逾四十岁,又从零开始筹建DNA实验室并承担检验鉴定工作,借助DNA技术破案近2000起,为侦查及诉讼提供有效证据5000余次。
1990年,23岁的高馨玉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成为齐齐哈尔市公安局一名法医。她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很快便进入了角色,成为可以独立工作的行家里手。1991年,齐齐哈尔所辖讷河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10·26”系列杀人、抢劫、强奸案件,该案由公安部督办,省厅专案组直接侦办,刚刚担任法医不到两年的高馨玉被抽调到专案组承担尸体解剖检验任务。时值初冬,雪花飘飘,天气寒冷,由于案发地条件所限,尸检工作只能在室外临时搭建的工作棚里进行。
作为专案组唯一的一位女法医,高馨玉和其他几名同志在极其严酷的工作环境中,连续工作20余天。双手冻僵了,就用热水袋暖一暖,实在忍受不了腐尸散发的恶臭,就到棚子的外面去换换气。作为专案组年龄最轻、资历最浅的女法医,她白天解剖尸体,晚上写尸检报告,脏活累活抢着干。
2009年,在法医战线工作了22年的高馨玉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筹建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的DNA实验室并承担检验鉴定工作。从零开始,学习一项全新的检验项目,这对已届不惑之年的高馨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DNA实验室筹建伊始,搞设计、做预算、跑经费、定设备,一个个难题让高馨玉操透了心、磨破了嘴、跑细了腿。
这些年,高馨玉凭借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耐心指导身边的年轻同志,告诉他们哪些地方更容易提取出DNA,怎样防止DNA交叉污染,而且每一份鉴定,都要亲自认真核对,逐字逐句地修改可能会出现偏差的地方,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2020年底,黑龙江省公安厅推出‘道植计划’,就是以崔道植老师为标杆,传承和发扬‘道植精神’,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专业化、科技化水平。”高馨玉说起这些,脸上无比的兴奋。
2021年11月,高馨玉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是齐齐哈尔市政法系统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干警。得知这一消息,单位同事都替她高兴,这份荣誉当之无愧,她的事迹精神令全市政法系统广大干警深深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