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 详情
科技产品助力,开启致残风险预警按钮
时间:2025-08-24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8月24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李思曼 刘美莹)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残疾同样是可以预防的。8月24日,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前夕,记者采访了湖南省科技助残促进会,看看科技产品是如何有效降低致残风险的。

8月15日,长沙市天心区启动了湘江防溺水智慧巡查。(资料图)

智慧平台预警提升意外防御能力

防范残疾,关键是从源头上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城市智慧平台、气象防灾减灾系统等智慧平台,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15日,长沙市天心区启动了湘江防溺水智慧巡查,借助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先进图像识别系统,实时监控湘江沿岸野泳等危险行为,而后台指挥中心可通过对讲机,对野泳者及时劝离;若发生突发紧急情况,指挥中心也可及时调动周边人力,及时采取救援或为救援团队提供动态数据。

5月13日,曾受台风“格美”影响的郴州资兴市,建成了全新的气象防灾减灾系统项目。据介绍,该系统可实时接入气象站采集的温度、风向、风速以及水文等基础数据,同时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信息对气象灾害天气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行监测。不仅如此,系统还集成了全市1870处地灾点、85座水库、171个小水电、466处山洪易发区、5547个切坡建房户的责任联系人姓名、电话等信息以及219个村(社区)支记信息。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可第一时间叫应提醒一线负责人。

借助卫星遥感技术,湖南的地理信息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也能监测到人眼所不及的地质、天文、水文等变化,有效降低了灾害可能造成的致残风险。

高科技产品针对性降低致残风险发生

致残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若采取了有效措施和方法,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湖南省科技助残促进会秘书长刘双介绍,近年来,我国很多科技公司也在不同领域研发了各类产品,可针对性防止致残风险发生。

在生产危险与天灾面前,需要预警。工业AR眼镜可实时识别危险电压,避免生产中的意外;卫星监测系统可监测山体位移数据,预警可能发生的滑坡等;防灾减灾系统能监测台风、地震等天气,预警提前做好相关防御性措施。

在火灾、交通等突发事故中,红外热成像无人机巡检,能提前20分钟预警火源;高压电机灭火弹,能30秒扑灭锂电火灾;消防员头盔热成像,能有效定位受困者位置;车路协同系统,能自动规避障碍物。

有科技公司研发了气垫装置,一旦老人跌倒,便会立即触发,降低骨折风险;还研发了智能手环,一旦儿童靠近水池,手环将震动报警。

此外,一些AI摄像头还具有识别误食药品动作,并及时提醒的功能;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帮助瘫痪老人重获行走能力;儿童脑机接口训练,加速神经功能重建。

残疾预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工作节奏加快,加上生产安全、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残疾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不同年龄阶段面临不同的致残风险,因此,残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残疾预防需“从我做起”。

“针对残疾预防,我国主要采取了三级预防措施。”湖南省残疾康复部四级调研员汪薇表示,第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措施来实现。第二级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主要通过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来实现。第三级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无障碍环境改造、康复咨询、医疗及护理措施以及社会支持等来实现。

“加强残疾预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防住一次意外,就能避免终身的遗憾。”汪薇提醒,在不同年龄阶段,残疾高发类别不同。如:先天性残疾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在受教育年龄段,则应重点防范传染病致残和创伤及伤害致残;在工作年龄段,则要重点防范创伤和伤害致残;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增强防范非传染性疾病致残;老年人则要重点防范退化性疾病致残。

责编:杨昱

一审:杨昱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