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台身价45万加上后驱设计的紧凑级别的宝马,你究竟想从130i这个家伙上得到什么,这是一个问题。

不如先说出我的结论,尽管动力过剩,但就像它较沉的方向盘一样,整车给人的感觉也是有些沉闷的,相比之下不像EVO或是尚酷那样富有鲜活的激情,没有那种表面就洋溢着逼人英气的感觉,但你绝对不应该因此小看130i,不如说,这门后驱紧凑级小炮习惯了隐藏实力,只在需要时拿出惊人实力放手一搏,所以说是隐秘的激情。
坐进战斗氛围浓厚的驾驶舱,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130i低矮座姿的不适,当然随着你和它的接触时间增长你就会慢慢地适应;手感比较细腻的真皮座椅软硬适中,包裹性在正常驾驶中也完全够用,不过在我们的60公里时速180米绕桩测试中,这套真皮座椅表现出了不够用的一面,看来对于追求极限驾驶乐趣的车主还是有考虑为130i换上一套更包裹性更优秀座椅的必要。 

全黑内饰配以金属亚光效果装饰营造出冷冽凶猛的整体效果 

标称5人乘坐的后排实际实用性有限 踏板要是采用亮色金属贴面处理就更完美了
当然全黑内饰并非没完美,在满足动感的背后,是门板座椅上的黑色塑料部分很容易着土变脏的小麻烦。
动态感受 
在山路上穿破如矗立铁柱般的树木牢笼,借由激情内藏的130i的奔向心中的自由天地是享受它的最好方式
伴随着你按下启动按钮的同时,是一声悦耳的低声咆哮——这对于喜欢动力,速度的人来说格外的受用,就像喜欢咖啡的人见到了卡布其诺上一层久违的奶沫一般亲切,你知道下面等待你的将是绝佳的享受。


一键启动按钮 左侧双出排气管
似乎为了适合在城市中的低调驾驶,130i故意让自己的初段油门响应表现为缺乏动力般的绵软无力——不要被蒙骗,我们实测出的6.2秒百公里加速成绩绝非纸上谈兵,这是130i在有意隐藏实力,因为随着你对油门踏板的渐进式压迫,就会发现,130i在需要时会将源源不断的输出动力展示给你,这就像一个太极大师,在最初的时候用轻描淡写隐藏实力,其实自由内功深厚的一面。



当我驾车在北京上午10点的环路上享受轻易将一辆辆车甩在身后,凭借扎实的底盘在多条车道间穿梭变换时的感觉确实很爽快。
不过,在我开着130i跑过的这些市内限速(最高100kM)道路上,130i都是 动力过剩的,至少我就很少有机会经常享受把油门踏板一踩到底的加速感受,因为在DS模式下,稍多给些油门就足以很快地把你推到超速的边缘。
变速箱方面,由ZF提供的型号为6HP19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在上下班道路上采用D挡已然足够,而换入DS运动模式则可获得更大扭矩支持以及更为积极的油门响应。如果想全手动控制,则只需要拨动拨片即可,此时仪表盘上将显示当前挡位。
悬挂很硬,当开车同事尝试没将速度完全降下就过减速槛,当时后排的我几乎被颠离座位——在这之前曾经把后座的我毫不客气颠离座位的是一台十代EVO。不过这种硬梆梆悬挂的好处是很大程度抑制了侧倾,并使你明白车身的整体性很好,从而对操控更有信心——当你在高速并线或是在车河中穿梭时就会对此深有体会。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人来说,宝马又一次履行了其作为驾驶者之车的应有的操控优势。 

和3系一样的底盘素质加上比3系轻盈的体重,使得与330i采用相同发动机的130i在运动性上有更好的表现 说说不足 “方向太沉,肯定不适合女孩儿开”——作为我们试车组中最魁梧肌肉男的MuSCle已不是第一次说出他的这种感觉;尽管我在对130i的实际驾驶中对此并没有耿耿于怀的不好感受,但我也确实在傍晚告别1系换回自己没助力的“老爷车”回家时突然发觉自己车那平日无助力的方向盘此刻的转动手感变得很轻松,看来MuSCle并非缺乏手臂肌肉锻炼的无病呻吟了。
总结:130i也许不会作为大多数人的第一辆车身份出现,它更像是一个能伴你悠游的玩伴。我可以肯定的是,两厢宝马游走街上带来的众人目光关注以及尾部130i数字招致的其他车轰油挑衅的刺激都是你拥有130i后带来的惊喜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