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新闻>正文

三星堆文物修复展:揭秘文物保护背后故事

2024-07-2312:14:13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多单位、多学科参与,3D打印、数字虚拟修复等新技术介入……7月23日,“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幕,展示三星堆新出土文物近一年来保护修复成果,讲述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本次现场展出的50余件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等器物,代表着近一年来三星堆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和研究成果。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每类文物背后的展板上,还较为详细地提供了有关此类文物基本情况、保护修复知识等。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发展水平,是同时期长江流域文化内涵最丰富、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近一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导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三星堆博物馆持续开展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的清理保护修复和多学科研究工作,联合其他14家单位,截至目前累计清理修复4000余件出土文物。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备受关注的三星堆2号青铜神树在AI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了“数字重生”,也在本次展览首度亮相。通过现场动画视频的方式,向观众直观展现2号青铜神树如何由出土的30多片残件拼接组合、形成一株完整青铜神树。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今年底。(记者康锦谦、童芳)

责任编辑:王祎(EK012)

头条新闻

  • 大学生暑期找兼职 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暑假期间,一些学生会通过找兼职来增加收入和社会经验。人民网“求真”栏目整理了兼职容易遇到的陷阱,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 “绿色银行”让嘎拉村民享受实实在在的发展实惠

    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花园,只要踏实工作,年底还会获得近20万元的户均分红。收集奶盒、塑料袋等可回收垃圾,可凭借相应的积分在村里的便民服务中心兑换相应的日用商品,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在当地银行享受到额外的贷款优惠政策。

  • 嘎玛沟奏响文旅互融“交响曲”

    盛夏七月,万物热烈。在扎曲河上游,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名的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洁白哈达,迎接八方来客。

  • 湖南蓝山巧打生态牌 粽叶变瑶山致富“金叶”

    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犁头瑶族乡犁头村大力发展粽叶种植,巧打生态牌,让昔日不起眼的小小粽叶,变为瑶山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

  • 从内蒙古到江西 六旬老人坚持寻亲终与家人团聚

    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下满滩村,年逾六旬的于国忠跨越2000余公里,从内蒙古来到江西,终于见到了分离60年的亲人。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