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家廉则安 筑牢家庭助廉“防护堤”

时间:2025-07-25 17:53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论坛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推进清廉建设,不仅要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监督的强力震慑,更需借助家庭这一最天然、最亲密的情感纽带,以亲情为基石构筑起一道坚固而温暖的“防护堤”。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剖析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党员干部的堕落,往往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的党员干部自身理想信念动摇,经不起诱惑,最终滑向深渊;也有的则是在“枕边风”“亲情关”面前败下阵来,被家人、亲友的贪欲所裹挟。家庭失守,后院起火,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更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家庭是党员干部抵御腐败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堤坝,家廉则安,筑牢家庭助廉防线,至关重要。

植廉于家,广大家庭要涵养清正向上家风之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非常注重清廉家风的传承和发展,从周朝周公的《诫伯禽书》,到近代钱文选的《钱氏家训》,再到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留下的“三不原则”“十条家规”,都是从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面对后辈作出的严格规范。涵养清正向上家风,一方面要注重家和万事兴,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必然要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家人们的及时提醒和关爱,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鼓舞,才能让党员干部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另一方面要厚植家庭清廉基础,日常组织家庭成员共同阅读廉洁文化书籍、家风建设读本等,学习历代先贤的廉洁箴言、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等,在品读中感悟清廉真谛,提升思想境界。

率廉于行,党员干部要扛起示范引领之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家风的“风向标”,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传递廉洁理念。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带头践行廉洁家风,严格家教,树立良好榜样。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亲属,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对亲属的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或职权谋取私利。同时,要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无论是组织的日常管理监督,还是群众的意见反馈,都应虚心接纳并认真改进,以此确保自身行为始终符合规范。此外,在面对亲情与原则之间的冲突时,更要学会正确处理,要坚守原则底线和法律法规,做到不徇私情、不越雷池。

守廉于门,家属要勇担家庭“纪委书记”之任。“妻贤夫祸少,家廉幸事多”。家庭“纪委书记”们的一言一行、价值取向,对党员干部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要增强“免疫力”,自身要品行端正、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勤俭持家,不攀比、不炫耀,要求家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模范言行树立家中的廉洁标杆。要常吹“枕边风”,提醒家人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线。职务升迁时吹“冷风”,门庭若市时吹“清风”,意志消沉时吹“暖风”,常算七笔账,确保家人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不为私利所动。要严把“三道关口”,把好“入门关”“说情关”“小节关”,对于不当的请托、不正常的礼金礼品,要敢于说“不”,坚决拒之门外,警惕生活中的“小便宜”,杜绝任何形式的“温水煮青蛙”,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祸患。(芜湖市镜湖区纪委监委 曹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