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秦校长撰写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文章,在《衡水日报》刊登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上级领导、教育同仁、学生家长等广大读者的一致赞同和认可。衡水日报社每天都接到许多读者的来电、来信,读者朋友们纷纷表达出个人读后的深切感受。为此,衡水日报社特派记者褚凤娜到我校进行采访。褚记者与秦校长就“管理心语”进行了深入交谈,并对我校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就秦校长日常管理细节、整体管理思想等进行了采访。随后,褚记者根据广大读者的真实反映、采访内容和网络留言等,以《真情在师生成长道路上流淌》为题,就秦校长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事,在《衡水日报》头版予以全面报道。
真情在师生成长道路上流淌
——秦海地“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本报记者 褚凤娜
近段时间,在《衡水日报》推出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报道中,市第二中学校长秦海地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讲述了自己在教育战线奋战三十年,特别是任校长十几年来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教育的独到见解。文章见报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广大读者纷纷通过电话、网络留言、写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支持和称赞。
对教育事业“向生命处用心”
“作为校长,需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师生、感染师生……”“我‘思’教育的本真,‘想’学校的发展,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力争做一个有思想的人……”秦海地对争做魅力校长和有思想的校长感触颇深。这样的思想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武强县福和希望小学校长刘誉盛说:“作为一校之长,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去实现自己的意志,那样执行起来就会机械、被动,执行者缺乏主观能动性,做事效率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秦校长的做法,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周边的人,这样思想才会有辐射力,道德才会有感召力,威信才会有穿透力。以德服人,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校长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管理的无形资源,更是一面精神的旗帜,浸染着师生们的心灵。”
“秦校长是一个思想者,是一个具有教育思想的领导。”作为一位学生家长,市民马晓梅对秦海地的“校长管理心语”大加赞赏。“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见报当天,她特地给本报编辑部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关注着秦校长的这个系列报道,秦校长的许多观点说到了我们家长的心坎上。教育,是培育人、发展人、成就人的事业。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单纯把办学目标锁定在以教学为标准的办学质量上,而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从身心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健康、良性地发展。比起那些盲目追求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的教学机构,二中的教育更贴心,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我们做家长的放心!”
不光是办学思路,秦海地的教学思路也感染了一批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秦校长的文章中获得了许多灵感,他独特的教学管理方式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让我耳目一新。从‘原生态教育’到双级部扁平化管理、‘双轨运行’体制,从他的‘一课双讲’到‘快乐高考’,这些创新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事业就需要这样有魄力、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卢晓琴说。
师道既尊 学风自善
教育成果的实现,不仅需要好的思路,更重要的还要有好的执行者。教学目标靠教师实现,教育任务靠教师完成,学生智能靠教师培养。因此,办好学校重在依靠教师。教师是学校真正的主人,依靠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基础。
“每天早晨5时20分在学校大门口的‘恭候迎接’、记得每一位老师的姓名、成功时的由衷赞美、受挫时的真诚鼓励、困境时的真心相助……”看了这些东西,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晓荣除了感动就是羡慕,“为政之本莫若得人。尊重与关爱可以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励,秦校长的关心不张扬却如此的贴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工作呢?”
10月26日上午,刚一上班,公务员杨先生就迫不及待地找来当天的《衡水日报》,因为他听说当天报纸上刊登了秦海地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报道之四。自从看到秦海地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报道之后,他被秦海地身上那种教育智慧、教育气魄深深感染。“秦校长对考核制度中公平、平等把握得非常到位,值得我们借鉴。评职评优中,所有的标准都量化出来,以成绩说话。这样一方面使员工的思想更单纯,不是挖空心思去拉关系走后门,而是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工作上来;另一方面也更直接地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使员工们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多努力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因此,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样从事管理工作的杨先生认为,古人说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是非常有道理的,公平、公正是施行管理的人格前提。只有让劳动者体现其各自的价值,他们工作起来才能更有动力。
二中教师张文雨说:“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是我当初选择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用秦海地的话说就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老师的才能有多大,学校就给老师搭建多大的舞台。”秦海地的思路让张文雨看到了二中的明天、自己的希望。张文雨坚信:一个设身处地为其成员考虑的团队没有理由不成功。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无论什么基础的学生,他们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给孩子们“把好脉”、“对症下药”,就能把孩子们锻造成钢,打造成才。二中对于学生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就是他们对万千孩子的人文关怀。
说起秦海地的治学思路,二中的学生最有发言权。高三七班的明明是感触颇多的一个人。“从网上看了秦校长的文章,其中那篇《让学生管理充满人文关怀》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可高中三年,二中的人文环境改变了我的心智。在这里没有优等生和差等生之分,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尊重、是欣赏、是浓浓的爱……”
高三年级的学生张颖告诉记者说:“在秦校长的管理理念中,制度是严格的规范,但不是冷冰冰的不可逾越的围墙。每项制度的制定,都是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所以对制度的遵守我们是积极主动的。”
“我对秦校长所说的人文关怀有深刻体会。在这里,校长可以亲自去食堂测试汤的温度,可以每天陪着学生一起跑操,可以给普通的学生让路……作为一校之长,对学生的关心能做到如此地步,不好好学习我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所以说,在我们学校,同学们不是被动地去学习,而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去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梦想。这也正应了我们二中的校训‘超越永无止境’。”一位姓王的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切身体会。
网友“小小豌豆角”给我们留言:“2008年至今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二。2010年本二上线人数是2005年的12倍,本一上线人数是2005年的25倍;2010年高考学校各项指标综合排名全省前四,文科本二上线人数名列全省第一……短短数年间,能够将一所无名学校打造成为现在的教育新星,秦校长真可谓功勋卓著!对此,我深感敬佩。相信在您的带领之下,二中会有更大的发展,二中的师生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读其文,观其行,秦校长真不愧表里如一呀!‘忙碌一天得一夕安寝’,这是一句从心底发出的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朴实无华,能体现出他一心紧系教育、兢兢业业的精神和作风,可钦可敬。通篇文章,洋洋洒洒,精神与道义齐飞,真情与文采共鸣,又可见秦校长确实是教师队伍中的魁首、管理者中的楷模。”网友“天蓝色”的留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
是的,真正的教育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二中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秦海地的爱心如祥云映红师生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展示自身的美丽与绚烂的同时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也让二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以下附录的是一些读者的留言,我们通过管中窥豹,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校长管理心语”系列报道在读者心中激起的层层波澜。
学生家长:秦校长您好,辛苦了,我是一名高一新生家长,我的孩子在二中的这段时间,进步真的很大,生活自立,学习自我约束,而且进步很快。读了您的文章真的很受感动。您作为校长为学校想的做的很多,是您的这种魅力感染着您周围的人,带动着二中整个团队在拼搏,才有了二中今日的辉煌。
学生家长:通读以后,我看到了一名全身心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校长,通过多年打拼,带出了一个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的新二中,校长是一个负责任的校长,二中是一所负责任的学校,作为学生家长将自己的孩子放到这样的学校,我很放心。
学生家长:看了秦校长的管理心语,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激动。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校之长,能够做得这样到位,不愧二中今天的辉煌,它来之不易,它属于您,属于您带领的团队这样坚持不懈的付出。
网友“二中人”:源于一种追求,来到了二中;源于一种感动,奋斗在二中;更源于一种温暖,无悔在二中!
网友“天蓝色”: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学习、思考,张衡的这句名言就是对秦校长的真实写照。
网友“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教师是关键,您抓住了核心,抓住了关键。
读者“参观者”:来到二中,感觉这群人才是真正的做教育,才是真正的献身于教育事业,没想到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还会有二中这片净土。看到二中教职工的付出和奉献精神,触动很大,非常感动,一股热流涌动在心头。当今的社会,太多的人已被不良风气遮住了眼睛,迷失了方向,衡水二中的精神是原生态的精神,是社会遗失已久的精神,社会呼唤这种精神,中华民族需要这种精神。
学生家长: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学生,奉献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学生家长:又读校长心语,想到二中有这样的发展,秦校长太了不起了,二中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吧,二中给了你成功成才的巨大空间,一定好好珍惜。
学生家长:二中校园内洋溢着一种催人奋进、敢于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人文气息。由教师的博客可以看出,二中的教师与学生具有一种恢宏博大的气势,那就是:“敢上九天摘星,敢下沧海锁蛟”。正如于山涧中奔腾咆哮而出的江河之水,居高临下,势不可挡。二中能有这样的师资队伍将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没有哪所学校敢与之抗衡,尤其在精神上、士气上。二中的教师是培养特种兵的教练,是锻造钢之精品的工程师,是打造远洋航船的大工匠,而二中就是培养磨砺学子的血与火的熔炉。看其教师的博客便知二中这个大熔炉始终在沸腾。“超越无极限,超越永无止境”的豪迈誓言犹如一座蓄势已久的火山在喷发,带着飞腾翻滚的气浪直冲云霄。学生只要适应这种教学和管理模式,能够坚持下来,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还将收获一种难得的人生理念、意志与精神。
上一篇:衡水晚报:今日二中(11.3)
下一篇:衡水晚报:今日二中(10.27)
- 1 合肥经开区教育工作务虚会上集体阅读学...
- 2 秦海地:中国教育报①《“风骨”:学校...
- 3 秦海地:中国教育报②《红色:学生成长...
- 4 秦海地:中国教育报③《坚守:教育者的...
- 5 秦海地:中国教育报④《品牌:学校发展...
- 6 《衡水日报》转载我校秦海地校长系列文...
- 7 衡水日报晨刊:《中国教育报》刊载市二...
- 8 网站和博客转载我校秦海地校长“校长管...
- 9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0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1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2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3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4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5 衡水日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
- 16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7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18 衡水日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
- 19 中国教育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
- 20 衡水日报: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