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新闻>正文

“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

2024-08-1907:36:55来源:新华网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8日,“蛟龙号”技术保障工程师蒋盛(左)、修可顺(右)进行下潜前的准备工作。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8日,“蛟龙号”由绞车牵引至海面准备下潜。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下水。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8日,“蛟龙号”第300次下潜完成,“蛙人”将“蛟龙号”回收上船。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完成第300次下潜,这是下潜中采集到的冷水珊瑚样品。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责任编辑:刘琰(EN004)

头条新闻

  • 北京舞台为孩子们送上暑期盛宴

    北京舞台专门为小朋友们送上艺术盛宴,音乐、戏剧、戏曲、沉浸式演出及艺术普及活动应有尽有,名家名团为小观众量身定制“大戏”,剧场里过暑假成为孩子们的幸福选择。

  • 骑游最美中轴 遇见魅力京城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举行“月光下的北京——月光‘骑’遇季”活动,现场推出十条京味儿特色骑游线路,引导市民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感受北京多样的城市魅力。

  • 生产需求继续恢复 新型消费增长快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看,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 首批超级充电站在北京投运,今年计划建成11座

    国家电网在北京建设的首批超级充电站近日正式投运,超充站单枪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千瓦,日均服务能力达到700车次。

  • 飞阅中国|东北地区筑牢生态屏障

    近年来,东北地区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