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公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金阳 >> 正文

新闻中心

媒体金阳

【媒体金阳·天眼新闻】肾结石虽小痛起来“要命”!专家:科学饮水、合理饮食、个体化治疗是防治关键

来源:《天眼新闻》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14
字号: + - 16

“结石是小病,痛起来要命”,这句俗语道尽了肾结石的尴尬处境——虽然这类病症常常被人们视作“小病”,但其急性发作(肾绞痛)时引发的剧烈疼痛,足以让人痛不欲生,满地打滚。

为解答这些热点问题,记者特别采访了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波,周波医生将结合临床经验,为大家剖析肾结石的防治之道,提出专业、实用的应对建议。

周波医师介绍,肾结石常先在肾盏内形成,随着体积增大逐渐向肾盂延伸。肾盏内的结石可导致肾盏颈部梗阻,引发肾盏积水、积脓,进而损害肾实质,严重时可累及肾周组织,造成慢性肾实质损伤。当结石进入肾盂或输尿管后,长期可引起不完全性梗阻,导致进行性肾积水,肾实质受损,最终可能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结石合并感染时,可能引发尿脓毒血症,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肾结石,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尿石症多发于20~50岁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按部位可分为上尿路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其中,90%以上的上尿路结石源于肾脏,少数因输尿管狭窄、畸形或扩张等继发形成,原发性输尿管结石较少见。膀胱结石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起尿路梗阻所致的排尿障碍,原发性膀胱结石如儿童营养不良所致者则较为罕见。

肾结石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周波医师指出,肾结石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和血尿,其严重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是否合并感染或梗阻等因素相关。较大的结石若位于肾内,常无明显症状,仅在活动时可能出现上腹或腰部胀痛。当结石进入输尿管,引起梗阻、输尿管扩张及肾积水,导致肾内压增高时,可引发剧烈的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血尿,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其程度与结石移动造成输尿管黏膜损伤有关。部分完全性输尿管梗阻患者可能不出现血尿。

突发肾绞痛时,患者应如何临时缓解疼痛?哪些情况需立即就医?周波医师表示,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需及时处理。在用药前应与其他急腹症鉴别,明确是否由肾结石引起。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疼痛且痛感剧烈难忍,多位于上腹部或腰部,可放射至腹股沟、睾丸等部位。发作时患者可尝试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同时可采取患侧蜷曲体位以缓解疼痛。若疼痛难以忍受,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如复方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曲马多等。若出现合并感染或伴有寒战、少尿、无尿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及时诊断与治疗有助于加快康复。

“多喝啤酒能排石”“补钙会导致结石”等民间说法是否科学?周波医师表示,饮食习惯是影响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民间流传“多喝啤酒促排石”“补钙易致结石”等说法,需科学看待。适量饮用啤酒虽可增加尿量、有助排石,但因其属酸性饮品,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升高尿酸,增加尿酸结石风险。关于补钙,研究显示低钙饮食虽可减少草酸钙结石的发生,但每日钙摄入低于800毫克时,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因此,适当高钙饮食对预防草酸钙结石具有积极意义。但应注意,此“高钙”指通过乳制品、豆制品等食物摄取,并非单纯服用钙补充剂。后者可能导致尿钙升高,反增加结石风险。合理膳食、科学补钙,才是预防结石的关键。

此外,结石的形成与饮食成分相关,结石可分为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尿酸结石和甘氨酸结石五类。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高草酸及高钙食物是主要诱因。动物内脏、海鲜易引发尿酸结石;花生、杏仁、大黄、红茶等富含草酸,易形成草酸钙结石。科学饮食、合理搭配,有助于预防不同类型结石的发生。

饮水习惯对预防肾结石是否重要?周波医师强调,多饮水在预防结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石的形成主要与尿液中沉石物质处于过饱和状态有关,而饮水可增加尿量,从而降低其饱和度,有效预防各类结石的发生。研究表明,当每日饮水量从800ml增至1200ml时,结石发生率下降了86%。建议每日饮水以使尿量达到2~3升为宜。尤其在餐后3小时内及睡前适当增加饮水,有助于维持尿量、稀释尿液,减少结石风险。

目前医院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周波医师介绍,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分布通常较为复杂,受结石大小、部位、数量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梗阻等因素影响,同时,部分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PCNL)及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mm、表面光滑、无明显梗阻的输尿管结石,建议多饮水并配合使用如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促进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则是通过X线或超声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直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X线阴性的输尿管结石,停留时间长的嵌顿性结石,亦用于ESWL治疗所致的“石街”。对于大于2cm的复杂柱形结石,首选经皮肾镜碎石;而合并有输尿管狭窄、畸形者,则可考虑腹腔镜手术,处理结石的同时对尿路进行修复。

结石排出或手术后,患者需如何调整生活以防复发?周波医师强调,结石治疗后五年内复发率较高,约三分之一患者会再次发病,因此定期随访至关重要。为有效预防复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多饮水。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沉石物质。同时应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尿液pH值。一般而言,pH值低于6.5呈酸性时,易形成草酸钙或尿酸结石;而pH值偏高呈碱性时,则易导致磷酸钙或感染性结石。

二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持三餐规律、饮食均衡,避免长期偏食或过度摄入某类食物,以防草酸、尿酸或胱氨酸等代谢异常,增加结石风险。进餐后应适量饮水,睡前可饮用一杯水以保持夜间尿液稀释,避免尿中成石物质饱和度过高。此外,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休息,以免尿液滞留,诱发结石形成。

三是针对特殊人群的干预。对伴有输尿管狭窄、泌尿系感染或体内存在异物的患者,应及时处理感染、取出异物或解除狭窄,从根本上减少结石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