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新闻>正文

走好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之路

2025-03-1216:06:45来源:北京青年报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向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是系统性工程,必须采取系统思维,进行整体设计,推进一体化培养。

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问鼎学术巅峰的一流科学家,也需要扎根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数量仍然不足,占比长期不高。一边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另一边却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更加凸显。当前,无论是解决生产难题、助推产业升级,还是攻克关键技术、转化创新成果,都需要增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感,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工资待遇是衡量技能人才价值的标尺,发展空间则是决定技能人才工作满意度的关键。近年来,我国推出“新八级工”制度,并规定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比照企业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同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推动各地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支持技能人才提技提薪。畅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要让高技能人才享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享受与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匹配的待遇。让高技能人才有更高的获得感,有利于企业留住高技能人才,激发其创新创造动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打破职业教育发展“天花板”。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加速。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把企业搬进职业院校、让职业院校走进企业,推动职业院校育才和企业用人的精准匹配,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还要持续营造技能型社会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踏实敬业、潜心钻研、勇攀技能高峰的职业风貌,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让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李盼(EN057)

头条新闻

  • 山东长岛:“海上春耕”生产忙

    连日来,在山东烟台长岛海域,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开展贝类养殖、浮漂更换等海上生产作业,呈现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

  • 重庆潼南:以花为媒 促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油菜花经济”的潜力,以花为媒,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 玉渊潭公园“赏樱季”下周开启

    目前,玉渊潭公园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进行樱花促培,100余盆早樱、中樱、晚樱将于下周提前绽放、同期争艳。

  • “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京开幕

    此次展览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包括彩陶、简牍、画像砖、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类别。

  • 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突破200米

    张靖皋长江大桥连接江苏省苏州、泰州和南通,跨江段全长7859米,设置南、北两座航道桥及南中北三段引桥。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