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新闻>正文

网红打卡地成长为文旅金名片

2025-03-1216:08:09来源:北京晚报

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原标题:潮流首店争相涌入 白塔寺老街区焕新“出圈”

             网红打卡地成长为文旅金名片

3月的北京初春气息渐浓,白塔寺街区一派热闹景象。高人气餐馆越开越多,网红品牌陆续开出首店,消费业态更加丰富。最近几年,白塔寺街区更新后的“网红”效应吸引大量潮店入驻,时尚消费与浓郁的胡同烟火气并存,白塔寺已然从一处“网红打卡地”,发展成为一张颇具京味儿特色的“文旅金名片”。

网红面包供不应求

午后,白塔寺街区游人如织。JM Cafe·Bakery北京首店门口排着长队,从店内的面包柜台一直排到门口,还拐了个弯甩出去几米。

走进店内,顾客们正拿着托盘排队选购,各式高颜值的创意面包引得不少人拍照记录。店长薇薇回忆说,自打半月前开业那天起,店里就一直客流爆满。为了让人们有下脚的地方,几十平方米的小店紧急撤掉几组桌椅。“每天平均要卖出2000个面包,后厨设备和面包师傅的工作量都已经饱和,还是供不应求,到下午4点很多款就售罄了。”

2020年,西城区正式启动东西岔胡同保护更新,拆违建、拔电线杆、景观提升、老建筑修缮等综合整治让小胡同焕然一新,也将古老的白塔衬托得更加端庄美丽。近几年,白塔寺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愈发“热”起来。2022年,老中药铺白塔寺药店率先把自己经营成一间网红咖啡馆,随后街区里的潮店越开越多。

周边小店沾光热卖

夜幕降临,各家潮流店铺陆续打烊,前来街拍探店的游人散去,在胡同里生活的人们正陆续回家。街坊们互相问候、闲聊,胡同里的老北京生活气息真切而鲜活。

悠航鲜啤、El Nido等几家西餐厅和精酿酒吧,是街区里开到最晚的潮流店铺,年轻人在这里感受胡同中别具特色的小酌氛围。和悠航一条胡同之隔,一家羊汤馆也灯火通明。晚上9点多,店主罗姐还在烤羊肉串,准备送往几家酒吧。“现在还不算忙,等到夏天,一晚上得送出去四五百串。”罗姐告诉记者,小店已经在这儿开了16年,白塔寺成了网红街区,自家羊汤馆也跟着沾光。

“过去我只卖羊汤和烧饼,年轻人爱吃羊肉串,我就烤好给他们送去,店里生意也好多了。”罗姐笑道,不少顾客反馈,精酿啤酒、汉堡薯条配上烤羊肉串更过瘾。

新老业态融合共生,正是白塔寺街区消费环境的真实写照。街区里,本地居民常去的粮油店、理发店和裁缝铺也保留下来,与潮店一起服务着老街坊。

老住户回归开新店

白塔寺街区向南两公里,是聚集大量金融机构总部的金融街,向东两公里,则是故宫、景山、北海公园等著名景点。尽管位置绝佳,但这片街区在十年前却少人问津。随着渐进式有机更新理念的逐渐落地,这片街区终于焕发生机,人气越来越旺。

近几年间,20多家餐馆和咖啡馆陆续开业,其中既有悠航、%咖啡等在京城颇有知名度的主理人特色店,也有当地老住户回归,重新在这里谋求发展。

在宫门口西岔胡同口,一间销售茶具、手串、焚香和文创的小店月初刚开业,在此之前,这间屋子已经空了近十年。店主红姐从小曾在附近生活,如今白塔寺街区欣欣向荣,曾经为了工作上学而离开的一家人又回来了。

网红街区向新生长的秘诀,正在于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老业态的融合共生。地道的老北京胡同生活图景、白塔寺700多年历史的文化魅力,引来源源不断的客流。潮店主理人、金融街白领、京内外游客,与居民们一起,共同支撑着街区的商业繁盛。 本报记者 杨天悦

责任编辑:孙妍(EN109)

头条新闻

  • 山东长岛:“海上春耕”生产忙

    连日来,在山东烟台长岛海域,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开展贝类养殖、浮漂更换等海上生产作业,呈现出一派“海上春耕”的繁忙景象。

  • 重庆潼南:以花为媒 促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潼南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深入挖掘“油菜花经济”的潜力,以花为媒,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效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 玉渊潭公园“赏樱季”下周开启

    目前,玉渊潭公园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进行樱花促培,100余盆早樱、中樱、晚樱将于下周提前绽放、同期争艳。

  • “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京开幕

    此次展览汇聚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藏品240余件(套),包括彩陶、简牍、画像砖、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类别。

  • 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南主塔突破200米

    张靖皋长江大桥连接江苏省苏州、泰州和南通,跨江段全长7859米,设置南、北两座航道桥及南中北三段引桥。

点击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关闭 北青网新闻客户端